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把垃圾信息挡在生活之外

www.fjnet.cn 2012-12-28 08:52  岳中云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所谓决不手软,就是不仅要严惩垃圾信息发送者,更要严惩售卖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恶劣。

当手机广泛普及后,时空似乎被压缩了,但同时垃圾信息也侵入了公众生活。

工作时、开车时、休息时、凌晨时,短信来了,电话来了,尤其是那来电声声切,你不能不接。说不定是工作有任务,领导有指令,同事有消息,朋友有邀约。一接电话,气就来了,卖房的、推销保险的、理财投资的、孩子教育的。

半夜关机不行吗?对很多人来说这很奢侈,因为工作和单位要求24小时开机,领导找你你关机,不想干了?

垃圾信息不仅污染人们的信息生活,还带来病毒,让不少人蒙受损失。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网络犯罪使我国个人用户蒙受直接经济损失2890亿元,网络犯罪的受害人数超过2.57亿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占网民比重高达75%,平均每位网民直接经济损失1100元。在这个意义上,垃圾信息比现实垃圾更危险,危害更大。

为此,国家将对个人信息进行立法保护,有关决定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期待,网络信息保护的法规,会形成一堵刚性的法律防护网,把垃圾信息挡在公众生活之外,使我们免受滋扰呢?

我们的确有这个信心,但这一决定要真正刚性给力,还必须有决不手软的执法。所谓决不手软,就是不仅要严惩垃圾信息发送者,更要严惩售卖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恶劣,没有他们的售卖,我们的信息人家怎么会知道?

如果说垃圾信息发送者是苍蝇,那么售卖个人信息的机构就是老虎。打苍蝇容易打老虎难,难就难在,这些机构往往是有头有脸甚至是有权势有财气的,他们变通运作执法者的能力很强。只有对他们严惩不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当垃圾信息从生活中删除了,我们不再受垃圾信息滋扰了,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期盼这一天不会太久。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