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模糊弃婴悲剧的根源
www.fjnet.cn 2013-01-08 09:02 大 林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兰考县私人收养所的一场火灾,7人遇难。除一名20岁的残疾青年,其余皆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小的仅7个月。实际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因残疾或重病被父母遗弃而被同一个“爱心妈妈”收养的弃婴。他们死了,有人悲悯,有人落泪,却没有丁点来自亲人的痛惜与哀伤。 弃婴是一个问题:有人生,无人养,父母既违逆天良,也拒担法定义务。弃婴死于非命是另一个问题:弃婴的收养,是放任于民间,还是着力于制度规范、政府履责? 事情可追溯于26年前。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前摆摊的袁厉害,从1986年起至今收养的弃婴已超过100个,是媒体称誉的“爱心妈妈”,也是实际上的弃婴收养专业户。一个小小的兰考县,为什么有这么多弃婴?除了贫困,有没有导致胎儿致病致残更深层次的环境生态问题?这样的追问,也许比对弃婴者的道德谴责更迫切、更重要。 当刚出世的生命成为弃婴,没多少人在意弃婴产生的原因,甚至司空见惯,以致民警安置弃婴时也习以为常直接送往袁厉害。当弃婴葬身于火海,不少置疑的眼光却十分敏感而犀利,说她收养孩子是为名拢钱。 目前袁身边还有39个收养的孩子,奶粉、尿不湿、请雇工,“一个孩子平均四五百元”。也就是说,收养弃婴仅有爱心还不够,还需必要的经济条件来支撑。20个孩子上了户口,一个季度也就能领到总计4000元的低保。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图财的人,谁会如此收不抵支的“拢钱”呢? 所谓“为名”,也不过是媒体笔下的“爱心妈妈”、“家喻户晓的好人”,可在政府眼里,她始终是一个“不具备收养资格”的收养者。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招致丈夫的不满与分居。如果这就是“为名”,除了见识道德苛求的逻辑,我们只有一声无奈的叹息。 我想说,袁厉害首先是一个好人。不知道为什么她有这样的名字,即便为收养弃婴而改名为“袁心善”“袁温暖”,我也不认为是作秀,而是人性的自然张扬。收养弃婴是拯救生命的至善大德,至少让被抛弃的生命免于野狗的撕咬,冻馁的剥夺。尽管她没能给这些不幸的生命更好一些的生活环境,更好一些的人生造化,但这不是她的责任,更不是她的错。让弃婴活下去,长大成人,有工作有家庭,这还不够吗? 当然,爱心还须量力而行。力不从心,勉为其爱,无论多么真诚无私,也可能使善举南辕北辙,甚至直抵灾难。这是袁厉害不能不接受的教训。 对社会而言,弃婴的产生是悲剧,弃婴被收养之后不能健康成长、命若微尘,是另一重悲剧。最需要置疑、问责的不是收养者,而是当地政府在悲剧产生之前是否发现了什么,做过什么;悲剧之后又该怎样反省,如何采取措施,让弃婴更少一些,让不论以什么形式收养的弃婴不至于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像小草一样自生自灭。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05]兰考的弃婴谁能给他们一个家
- [ 08-21]不要让“垃圾桶”内的弃婴成为社会的悲谅
- [ 03-01]弃婴“安全岛”展示了社会良心
- [ 03-01]无奈的福利院弃婴岛是对弃婴最好的归宿
- [ 03-01]“弃婴安全岛”承载的不只罪与罚
- [ 03-01]“弃婴安全岛”:虚谈伦理只能将其架空
- [ 03-01]“弃婴安全岛”非至善至美,也要做
- [ 02-29]设立“弃婴安全岛”就是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