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管住公车私用背后的权力

www.fjnet.cn 2013-03-25 06:45  姜 刚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工商所长开公车前往超市购物,城管驾驶执法车接送女儿上学……媒体近期不时曝光的公车私用现象,与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相违,引发公众诟病。管住公车私用背后的权力,已成社会诉求和民意所向。

既然是公车,顾名思义就应专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然而,基层单位违规配备、领导干部违规“享用”专车之事屡见报端,公车夜泊歌肆酒店门口、节假日现身景区等现象令人侧目,诸如此类突现出权力的骄纵,伤害着党和政府的威信。

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来自人民,理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公车问题上,是将公车用于执法、服务,还是将公车用于接送家属、外出旅游,事实上已经远远超出公车使用问题本身,已经成为检验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利益观的一面镜子。

公车上的种种问题,根源在于特权思维和权力未能受到有效约束。记者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某些领导明知不符配备专车要求,但仍将单位用车据为己有,上级部门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规定公车不能在夜晚出入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就索性将车停在僻静处之后再步行前往。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躲避了监督的“眼睛”,弱化了制度的约束力,使公车的管理规定名存实亡。

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就要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建立刚性的制度来约束权力,健全查处问责机制,尤其是细化管理规定,提升违规成本,使公务人员头上时刻悬着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使其从心理上不敢、不愿私用公车。唯有此,才能让公车和私用逐步“脱钩”,形成清明的用车环境。

摘编自新华社3月24日电文/姜刚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