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控烟“纸老虎”是如何炼成的?

www.fjnet.cn 2013-04-09 10:29  叶祝颐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作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控烟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4年来竟然没有开过一张罚单,引发热议。为什么开不出罚单?用有关部门的解释是“人手不够”,现行条例规定,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而卫生系统唯一具有执法权的是市卫生监督所,仅几十个人。深圳市法制办在条例修订草案起草说明中认为,法律责任过轻是导致执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4月8日《深圳特区报》)

吸烟的危害与控烟的紧迫性无需赘言。面对控烟不力的现实,公众呼吁不断,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原卫生部曾规定,2011年5月1日开始,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烟。但是从深圳出台控烟条例14年来未开出过一张罚单的尴尬现实来看,无论是卫生部的“禁烟令”还是深圳的地方法规,都不过是一纸空文。在我看来,这除了执法人手不够与违法吸烟的法律责任过轻以外,也与烟草消费大环境有关。如果不打破垄断烟草利益,改变烟草消费大环境,如果不提高执法执行力,即便新修订的《控烟条例》提高罚款金额,能否取得控烟实效,依然是个未知数。

从保护公众健康与公共环境的角度考虑,国家严禁发布烟草广告,开展了不少禁烟宣传。包括深圳在内的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公共场所控烟的规定。比如,广州市要求办公室禁烟,四川眉山市东坡区要求科级干部承诺“未戒烟不得上班”。这些都为控烟创造了舆论氛围,但是由于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对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吸烟现象,除了劝阻、呼吁,公安部门以安全的名义拘留过几名网吧内吸烟人员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强制约束力。深圳14年未开出一张控烟罚单,不过是控烟不力的现实缩影。想想也是,如果没有统一的禁烟法律出台,如果执法不给力,地方版的控烟条例恐怕也是无源之水。

当前公共场所控烟执行不力,除了立法缺位以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烟草消费是不少地方重要的税收来源。今年1月召开的烟草行业工作会上传出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烟草全行业实现工商利税8649亿元,同比增长15.7%。烟草官员以利税功臣自居,更是道出烟草行业政企不分、垄断利益情结根深蒂固的现实语境。有的地方狭隘的创收思维作怪,一面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一面默许烟草广告。有的烟草企业还以助学为名用希望工程打烟草广告。备受争议的谢剑平因为研究烟草“降焦减害”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当选院士。工信部曾因一手发展烟草产业一手抓控烟引发“左右手互博”的质疑。控烟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经济利益再重要,也不能以牺牲民众健康为代价。办法总比困难多。倡导禁烟氛围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应该率先禁烟,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不递烟、不吸烟。引导社会潮流。因为在烟草消费潜规则里,公务人员特别是官员吸烟往往不用自掏腰包,公务人员烟草消费隐藏着不少腐败因素。南京天价烟事件与常州小镇1个月公务招待中华烟280条,就很能说明问题。

深圳市修订《控烟条例》,加大违规吸烟处罚力度,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控烟导向。但是,要真正达到控烟目的,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地方公共场所控烟规定为控烟统一立法积累了经验,完善全国统一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事可做。比如,政府逐步摆脱对烟草财政的依赖,为控烟提供动力支持。再比如,加强财政预算约束,管住公款烟草消费腐败。提高控烟执行力,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果政府体现责任担当,如果更多地方要求公务员带头禁烟,全社会共同营造控烟氛围,构建健康的烟草文化,控烟僵局或将逐渐被打破。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