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复旦投毒案:揪心悲剧折射教育缺陷

www.fjnet.cn 2013-04-18 15:22  何 龙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没遇打家劫舍,没有刀光剑影,不见淋漓鲜血,只是在自己的宿舍喝了饮水机的水,就失去一条鲜活的生命;从此,复旦大学失去一个医学博士,某个医院失去一个五官科医生,两个已经下岗的父母,失去了含辛茹苦培养起来的已经成才的孝子……

复旦大学医学硕士黄洋被毒杀,是这几天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之一。现在,投毒的嫌疑人已被锁定,尽管在警方做出确证之前,我们还不能指认嫌疑人为投毒者,但投毒者究竟为了什么下此狠心,则成为人们的揪心问题。

在我们痛惜一个贫困家庭培育出来的高材生无端逝去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同样是高材生的社会生命的终结,忽略了投毒者的父母实际上也失去了一个儿子。

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受害者失去生命,施害者如果不被判死刑,从社会生命意义上说,至少也是“植物人”。因此,无论是受害者、施害者还是他们的家庭,都是一场灾难,不同的只是受害者得到同情,施害者受到诅咒。

个体生命不仅仅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这两个名校学生从小学到研究生,已经花费了许多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社会,连带的输家是整个社会。而惩罚罪犯需要法律成本,那个施害者,还将耗费我们的司法和执法资源。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这个投毒者把知识变成杀人武器?警方在审案时,必须弄清这个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给我们的父母、学校和社会提供反思的资料。

不过我们目前就能发现,这个投毒者尽管具备杀人的专业知识,却缺少基本的社会常识:如此投毒害人是很难不被警察侦破的,也就是说,是很难逃脱法律惩罚的。害别人同时也在害自己,哪怕有深仇大恨,也不该走上这样害人害己的不归路。

有害人的专业武器,却意识不到这个武器的致命后坐力,这可能是人格的缺陷,但更应该是教育的缺陷。

投毒嫌疑人能从名校到名校,从学士到硕士,还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一路成绩优异,可见智商没有什么问题,但从他投毒害人的行为中,不难看到他的情商、他的其他知识是不健全的。

造成这种不健全的原因在哪里?只要我们检视近二三十年来的价值观就能发现,成王败寇、胜者生存已成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对胜利者不吝精神物质双奖赏,对败者则吝惜起码的安抚和关怀。在这样的残酷竞赛中,其他的人性人文教育、道德伦理教育、甚至是基本常识教育,都被挤出狭窄的价值空间。

说缺少道德教育,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冤枉”,因为我们从来不缺道德课程。可是那些道德课程除了大而无当的空泛口号外,又有多少接地气接人气的人性关怀和常识展示?从不断涌现的各种雷人雷语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常识匮乏和价值偏离。

这样的投毒案似乎是个案,不具普泛意义,但它绝不是孤案。19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投毒;1997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同样用铊盐向三位同学投毒;2012年,凤冈一学生将高效氟氯氰菊酯农药投放到桶装水内……再加上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等,已经展示了畸形价值观所催生的教育产品链。

有竞争就是输赢,有输赢就有心理失衡,有心理失衡就可能有行为反应……我们的教育如果缺乏专业而细致的价值纠错和人性关怀,那么,变专业知识为杀人武器的案件还将不断发生。(羊城晚报)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