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假洋品牌”只会伤害奶粉业

www.fjnet.cn 2013-05-16 08:59  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贴牌加工,通常运用于制造业,而不会用在食品业。但是,对于什么行业适用于贴牌生产,什么领域不适用,迄今没有明确规定。买个廉价洋品牌以图牟利,实际上没有什么风险。

只需交5100元就可贴新西兰奶粉商标,只需花一万多元,就可拥有一个原产地新西兰的品牌。央视日前曝光的贴牌洋奶粉产业链中的乱象,令人对奶粉市场再添忧虑。

本来,贴牌生产是拥有品牌优势的制造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发挥比较优势,将品牌产品或配件交由其他厂家代工的合作模式。许多中国企业,就是借代工生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打开了国际市场。然而,这一做大做强企业的成功经验,却被一些洋奶粉贴牌企业恶意复制。国外注册企业门槛较低,以中国公司名义申请一个新西兰商标,或在新西兰成立一家公司,以该公司名义申请商标,费用不高,但是潜在收益巨大:既可以制造“来自安全奶源生产地”的外在假象,而且因为不在商标注册地销售,又能回避当地严厉监管带来的风险。

显然,这个“出口转内销”的游戏设计的初衷,本来就与提高产品质量无关,而与恶意欺诈无异。欺诈的对象,就是中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何其辛苦!既要为一袋安全奶粉孜孜以求,又得成为专家,能够对真假莫辨的洋奶粉有效甄别。

贴牌洋奶粉贴出的是奶粉生产行业的不自信。过去奶粉生产企业不断曝出的丑闻,确实极大地伤害了国产奶粉业的市场信誉。拯救行业公信力,只能靠从原材料到加工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重获公众信任,而不是靠穿上件“洋马甲”耍花枪。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相关厂家不懂?市场竞争激烈,重建市场信任成本过高,都不是理由。关键还是违法成本过低。事实上,贴牌洋奶粉的违法成本为零。

贴牌加工,通常运用于制造业,而不会用在食品业。在食品业代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公众安全、行业和企业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对于什么行业适用于贴牌生产,什么领域不适用,迄今没有明确规定。买个廉价洋品牌以图牟利,实际上没有什么风险。

“挟洋牟利”只会再伤奶粉业。因此,当务之急是扎牢相关制度的篱笆。对于奶粉业这一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产品,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管理。除确实在国外建立完整生产链的产品外,其他玩贴牌游戏的产品,理应禁入市场。除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还需要司法介入。这一类贴牌游戏,是否涉嫌违法,如何量刑,需要明确的司法解释。

“重典治乱,点亮百姓安全餐桌。”这是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就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重典治贴牌洋奶粉乱象,此正其时。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