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洋奶粉”出事,国产奶粉别“偷着乐”

www.fjnet.cn 2013-08-07 09:35  夏文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商恒天然集团产品检出肉毒杆菌,震动奶业市场,多个国家紧急暂停恒天然产品进口。中国是恒天然最大全球单一市场,此次“涉毒”事件不单影响恒天然雄心勃勃的在华奶业布局,而且对“洋奶粉”美誉度造成整体冲击。

伴随“涉毒”事件发酵,国内一些媒体和奶制品企业乐观地认为,“洋奶粉”出事了,国产奶粉或将迎来机遇。其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食品安全发生问题,无论“洋货”还是国货,其实对消费者都是祸不是福。尤其奶制品是入口之物,关乎生命健康和安全,婴幼儿又是重要的消费群体,是每一个家庭的厚望、寄托所在。恰恰如此重要之物,却频繁发生安全事件,公众哪能不糟心?

“洋奶粉”出事,会让盲目信任洋品牌的消费者理性一些,对洋品牌也是警告:无论你名声多大、信誉度多高,出了问题,形象崩塌,只在一夜之间。

对国内行业而言,“洋奶粉”出事了,需要引以为戒,而不是幸灾乐祸,更不能盲目乐观。研判这次“涉毒”事件,除了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训,新西兰监管当局和恒天然公司的一些纠错做法,有些是值得借鉴的。

其一,恒天然通过自检发现涉毒产品,之后向政府报告,可谓“自曝家丑”;其二,调查显示这是工厂管道污染引发的偶然事件,且不存在恶意人为因素;其三,尽管因检测鉴定程序影响了事件尽早曝光,但当局和企业避免产品危害的果断后续措施比较到位,最大限度挽回了企业声誉。

客观地说,“洋奶粉”出事了,并不存在主观故意因素,更不是因为企业缺少“道德的血液”,这与国产奶粉曾经发生的三聚氰胺风波等安全事件,有着本质区别。

从目前看,“涉毒”事件尚未造成人员伤害,对恒天然的信誉影响也相对可控。笔者收到一位新西兰华人妈妈的微信这样写道:“知错能改,你(恒天然)会更好。”

知错,是企业的基本道德;能改,是企业的起码操守。对于信任度低迷、一段时间来被洋品牌攻城略地的国内奶制品行业而言,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洋品牌神话破灭了,并不等于国产品牌就能顺位“替补”,尤其全球化大势下,海外产品的个别安全事件不应成为压制“洋货”的撬杠,更要防止国内行业间恶性倾轧。

其实,三聚氰胺风波以来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对中国奶业的重创,至今尚有待愈合,中国奶业要做的还很多。

  • 责任编辑:王丽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