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警惕“奇葩校规”背后的“懒政”思维

www.fjnet.cn 2013-10-21 07:04  姚友明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学校长为防作弊怒砸学生手机、沈阳大学学生若申请助学金需公开演讲“比穷”……本应秉持“超然自逸”风骨的校园,近日却因“奇葩校规”频被爆出而不断吸引公众眼球。在躁动与喧哗之中,对教育规律的敬畏和对教育本质的执着显得尤为珍贵,笔者认为当下比“奇葩校规”更值得反思的,是潜藏在它背后的“懒政”思维。

教育向来都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众说纷纭的领域,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学校、社会和家庭所面对的教育环境、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在这个时间节点,多方本应携起手来、沉下心去、鼓起勇气、敢于担当,应该重新认识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力图把教育的系统和细节重新纳入科学的轨道中去。但通过这几起事件,人们看到的却是怪招频出的校方、冷嘲热讽的社会和互相推诿和指责的“多方”,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的一个过程。教育又是一条通往理想社会的捷径,总是趋于完美而不完美,因此,我们不必为它时常无法避免复杂局面而捶胸顿足,也应该对许多教育问题暂无“治本之策”给予宽容。但在略显“奇葩”的“校规”之中,教育者的高高在上和简单粗暴却让观者感受到了教育冰冷、人性粗鄙,当学生的尊严被践踏、轻视之时,类似“校规”早已和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

根据新问题制定新校规,归根到底是个良心活。当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学校想多了、想错了的时候,制定校规的人倒不妨多想想:多些对于“未来接班人”的关爱与担当,少些固有的思维定势、浮躁和冷漠。毕竟制定出科学合理、令人满意的校规,是对教育行业乃至全社会智慧、良知和责任心的大考和长考,在考试中,“懒政”思维可使不得。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 责任编辑:林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