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城管,别成了“不管”

2013-12-19 07:40  王慧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单位紧傍风景区,推开窗,远山近水便扑面而来。在这样的环境办公,本该是件惬意事。不过,同事们却一直高兴不起来:

先是楼下出现两个马路歌手,他们在电吉他上联了硕大的音箱,一开唱简直惊天动地。找城管投诉,对方面露难色:“劝了多次,人家不听……”

连城管都无奈,问题就愈演愈烈了。一个经营炒米粉的摊档随之出现,未几,窄窄的马路牙子上一溜儿摆出多家小吃,烧烤的油烟味能把坐在办公室里的人都熏得够呛。小巷里平时东躲西藏的“黑导游”也有了胆气,堂而皇之浮出水面:每天一大早,十多个中年男女便举着写有“导游”的纸牌子叽叽喳喳拥在楼下,遇有行人走过,就一哄而上抢揽生意。9月起,楼下又出现了出租自行车的营生。也是先试探性地摆出几辆景区常见的那种双排座自行车,发现没人干预,车子便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

就这样,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言语不对付引起的争吵声,整日响个不停。同事们都是吃文字饭的,试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能静心写作吗?多次找城管交涉,对方始终一脸无奈。一位50多岁的城管诉苦:“我们也很难!管多了,摊贩骂;不管了,居民骂。简直成了钻进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那也不能无所作为啊!”我反驳他。

城管不断摇头:“现在都指责城管,动不动就说城管暴力执法,其实谁敢呀。你们门口这些摊贩都是‘老游击队员’了。说轻了,人家根本不睬你;说重了,会和你吵起来,甚至指着鼻子骂你。这里是风景区,和摊贩发生争执,游客大都会帮着摊贩。我们领导交代过,管不了宁可让一让,千万不要惹出乱子。摊贩早摸清了我们的底牌,所以脾气越来越大。”

“这是失职!”我有些生气。

“即使管,也管不出名堂。”他说,目前没有城管执法法规,没有明确城管的权力义务、职责范围,碰到占道经营,顶多罚点款了事。即便如此,摊贩一旦理论起来,还是觉得心虚。

想一想也是。前不久,网上曾热传城管与摊贩“对跪”的照片,一些地方的城管为了赢得社会同情煞费苦心,又是“微笑”执法,又是“献花”执法……这些“柔性执法”背后,不正折射出城管的尴尬和无奈吗?

当记者多年,我一直为小摊小贩的正当权益鼓与呼。在乌鲁木齐工作期间,还专门写过《小商小贩也是“宝”》,呼吁城市敞开胸怀,给小商小贩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现在,面对单位楼下的窘况,我有些惶惑:如果任由摊贩扰民,又该如何保证居民利益?

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秩序井然应是标准之一。城市不同元素各安其位,厘清各自权利边界,明晰义务与责任,才能遵循合理规则去运行。如果哪个缺失了,哪个越界了,是不是就应该整改调适?从这个意义出发,作为市民,我有权道出心中担忧:城管,可别成了“不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