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企业“形象”需要经得起“市场”考验

2014-01-13 17:30  柏文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名噪一时的五粮液公车拍卖行动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总部举行。此次拍卖被五粮液集团宣传为杜绝“车轮上的浪费”,该公司将公开拍卖集团340余辆公务车辆,只保留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数接待用车。新车价不过10.6万元的捷达,二手车却拍出了11万元的成交价,“旧车价超新车价”,蹊跷的一幕出现在五粮液公车拍卖现场。(1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五粮液集团公开拍卖340余辆公务车辆,杜绝“车轮上的浪费”,本意极为良善。一利自己,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二利消费者;三利市民,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四利大众,减少雾霾中的PM2.5颗粒排放。然而,让读者大跌眼镜的是,拍卖中竟然“旧车价超新车价”,千里来客舍近求远参与拍卖。

拍卖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中人,都应是理性经济人。遵守市场规则,通过合法渠道,获取自身最大利益,那才叫“市场理性”。拍卖过程中,卖者应当追求卖出高价,买者应当追求买成低价。买卖双方通过精密权衡,讨价还价,趋向平衡,形成共识,达成交易,这才正常。但是,捷达新车需要10.6万元,五粮液集团的捷达旧车却可以拍出11万元的高价,且这已不是此次公车拍卖的孤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难道来竞标购买五粮液公车者,都是学雷锋的模范典型,“毫不利己,专门利五粮液”了?恐怕不是。在千里迢迢前来参与五粮液公车拍卖的竞拍者中,不乏该公司经销商等利益相关方,其目的是为此次拍卖“做托”,与集团形成利益交换。四川当地媒体报道,当天成交价最高的丰田塞纳车,竞买者正是五粮液的一个经销商。双方用违反市场规律的方式进行了市场交易。

经销商愿意舍利做托,或高价购买旧车,无非是有求于五粮液集团,并能在另外的场合把损失弥补回来。换言之,经销商若不这样,在以后双方的交易中,恐怕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不管怎么说,在此次的五粮液公车拍卖案中,一定关联着另一种或多种人们看不见的非理性市场行为,而后者显然不会为终端消费者带来任何好处。

大众不是傻瓜,这样的拍卖行为,只能是五粮液集团自损公众形象,引来诸多不利猜测。如果说拍卖公车是为作秀,是为了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那么,五粮液集团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作为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其一切行为要经得起市场考验。在三公消费受限的大势下,更需要躬身谦卑,城待普通大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