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真正期待的,是逐步透明的票务机制,是所有乘客都能平等获取购票机会,是越来越人性、方便的购票体验,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政策。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既超出铁路部门(不管是原铁道部,还是新成立的中铁总公司)的能力,也不在人们的预期之中。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铁总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1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即将到来的2014年春运,是2013年3月成立的中铁总公司首次承担起春运这一超级重任。能否顺利完成转制后的首次春运任务,不仅是对中铁总公司的考验,也是对中国铁路系统改革成果的阶段性验收。 在这样的敏感背景下,承认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既可以视为稳妥保守的公关策略,也不妨看作对“一票难求”难题的清醒认识和客观态度。 事实上,面对年年春运一票难求的现实,和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原铁道部曾经数次开出让人充满期待的“时间表”:2007年,原铁道部发言人称,到2010年,一票难求“将得到很大解决”;2009年,这一承诺改为到2012年“可基本解决”;2011年又改为到2015年,一票难求“将成为历史”。 数次开出时间表,又数次“跳票”的尴尬记录,不仅让公众对解决“一票难求”失去了信心,甚而对铁路部门的诚意和能力都产生了怀疑。 但客观而言,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突飞猛进,到2013年底,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高铁总里程更是突破1万公里,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随着铁路总里程的增加,铁路运力也相应同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将春运期间铁路客运需求视为静态的常数,则随着运力的逐年提高,一票难求局面确实应该逐步改观,及至得到“很大解决”、“基本解决”,甚至“成为历史”。原铁道部数次开出的时间表,大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而得出。 然而,市场供需关系却是复杂的动态互动关系,铁路运力的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缓解了既有的供需矛盾,同时却也催生出了新增的需求。最有力的实例,是随着中国高铁首次成网,2013年春运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一票难求局面理当得到很大缓解。然而,2013年铁路春运人次达到2亿4千万,比2012年增加2590万人次,增幅12.1%。无论客运总人数、绝对增加值和增幅,都创历史新高。而且在新增旅客数量中,高铁旅客增量占全路旅客增量的70%,成为“拉动”春运客流增加的主因。高铁的方便、快捷和相对于飞机出行的价格优势,既分流了一部分原有常规铁路列车的客流,也吸引了大批新增的铁路客流;一方面缓解了原有的“一票难求”,另一方面又在增加新的“一票难求”,这或许就是原铁道部的“时间表”屡屡落空的主要原因。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一票难求”现实的磨炼,公众对铁路运力与春运客运需求瞬间峰值之间的矛盾,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也很少还有人天真地以为,中国的铁路会按照春运期间的峰值需求规划建设。人们真正期待的,是逐步透明的票务机制,是所有乘客都能平等获取购票机会,是越来越人性、方便的购票体验,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政策。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既超出铁路部门(不管是原铁道部,还是新成立的中铁总公司)的能力,也不在人们的预期之中。 除此之外,2013年春运客流激增的事实也提醒我们,所谓春运期间的“刚性需求”,或许并不像舆论想象的那样毫无弹性。既然高铁的时间和价格优势能够吸引大批新增旅客,则价格杠杆的恰当使用,也理当能够在调节春运供求关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利用包括价格杠杆在内的各种手段,充分“榨干”春运期间每一辆列车的潜力,进而在不同列车乃至不同出行方式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应该是今后的着力方向。 |
相关阅读:
- [ 01-15]春运百名婴儿人生后首次“回乡”(组图)
- [ 01-15]铁总称春运一票难求尚无解 媒体称官方说法年年变
- [ 01-14]中国多管齐下解决春运期间大学生“抢票难”
- [ 01-14]安监总局:六项措施确保春运期间群众出行安全
- [ 01-14]中国春运期间票价政策不变
- [ 01-14]中国春运启幕在即 “小候鸟”提前返乡
- [ 01-14]"除夕不放假"对春运客流高峰有何影响?多部门回应
- [ 01-14]发改委:不制定春运票价浮动政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