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送领导孩子红包考验禁令高压线

2014-02-07 06:45  兰立露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各级干部对孩子的红包要有严格认知,非亲非故的红包,数额再“安全”也不该拿,还应纳入禁令范畴来禁绝。

这个春节,不少干部感觉过得很轻松。以前收礼不好拒绝,现在用八项规定就能挡回去;以前给领导送礼才踏实,现在可以坦然过节。这反映出一年多来,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已经使政治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然而,大势面前也有逆势。明着送礼不行,那就来暗的,有人甚至想到给领导的孩子送红包。这是一个新生地带,禁令一时难以覆盖,考验由此而生。

给孩子红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在领导干部那里却变了味。一般给孩子一两百,但给领导的孩子后面加个零才算起步。更有甚者,以领导家即将小升初的孩子为“突破口”,包5000元。还有人给实权领导出国的孩子送一万,说是机票钱,对方就高兴地笑纳了。

任何事物,一旦超越了普通人的习俗感受,就可能被加载不恰当的东西。给领导的孩子送红包,在普通人的红包后加个零,也就加载了不当利益输送和对权力的某种租用。

但也不能不看到,过年送红包的行为掺杂了太多中国人的传统情谊,要界定及明确禁止有难度。有干部说孩子收到不少红包,但超过千元的就要退回。因而他期待出新规,界定收超过多少数额的红包视同受贿。想法虽好,却很难推行,即使红包数额变小,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钱财。

什么红包是人情范畴,什么红包只为打点、勾兑,各级干部心里门儿清。中国人讲求礼尚往来,你家和对方家都有孩子或老人,红包互送只是倒了一下手,这样的红包不会烫手。八杆子打不着、非亲非故的包来一个大红包,恐怕就有问题。

之前有报道称,一位领导的孩子结婚,办了两桌婚宴,参加者都是亲属。这是人之常情,不可违亦不可禁。但有些地方干部大操大办子女婚事,收红包无数,这就是搞不正之风。其中的边界,当事者和百姓都心如明镜。反“四风”不是要反掉普通人情,但若借此行腐败之实,恐怕会撕开不正之风的口子。

是以,各级干部对孩子的红包要有严格认知,非亲非故的红包,数额再“安全”也不该拿,还应纳入禁令范畴来禁绝。那些在权力范围内的工作关系人的红包尤其要禁止。不反对这样的红包,恐怕是期待权力被寻租;送这样的红包,恐怕不只是想当冤大头。

本报特约评论员 兰立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