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严寒与工作人员共同清理积雪、在工作、生活现场与大伙一起吃饭,乘坐交通工具与来往民众恳切交谈……各级领导的这些亲民行为越来越不让人陌生。日前,有媒体对官员“亲民秀”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十八大后官员更注重自身形象塑造,“亲民秀”年均次数29,是十七大年均9.4次的3倍。 在不同场合“偶遇”官员,已经慢慢成为生活中的小插曲。总的来说,人们正在逐渐习惯这种变化。在很多人看来,亲民是对民意的重视,它至少具有进步意义。不过,也有一种“挑剔”的声音,直接指出亲民行为实质上形式大于内容。 “亲民秀”的提法本身,其实就带有几分质疑。从归纳亲民行为的类型,到分析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结合特定时期的政治背景,亲民行为被放在了一个政治正确且政治必要的氛围下。如果再“配上”几个不够自然、露了馅的“情节”,一下子把“潜在”的作秀之虞坐实。久而久之,对亲民之举的挖苦、嘲笑也多了起来。 硬要揪住细节不放,眼下的“亲民秀”实在槽点多多。首先,与亲民行为太不自然。这不仅是说模式趋同、对白相近,更多时候,它是与官员日常生活存在太大反差而形成的突兀错愕。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确实很难完全剔除“亲民秀”中的“作秀”因素,但客观而言,官员们也处于两难。“维持”原有的距离和姿态,是居高临下、脱离群众;走向一般生活场景,又成了爱出风头、善于表演。无论怎么做,都会有猜测和质疑。不过,必须看到,不管是不是作秀,愿意走出来,能够向民间贴近、靠拢,始终比不走出来、闭目塞听,甚至以个人对民众现实生活的想象为基础地做规划、拿决策好。进一步说,亲民、走出来,是需要肯定的方向。 要正视发生在官员群体身上的变化,那些看上去不自然的部分并不是完全不可接受。事实上,站在形象改变的层面,官员自身存在再次定位、不习惯到适应的过程,相应地,这个过程需要得到民众方面的理解和适应。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这些“展示”于外在的亲民行为,会慢慢褪去夸张、扭捏的一面,随着行为的常态化,逐渐内化为政治理念而存在,一步步走向人们所希望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为的一致。 |
相关阅读:
- [ 02-11]亲民秀遭质疑是因水平不高
- [ 08-08]“失声”电话难道又是一场“亲民秀”
- [ 12-26]微访谈不是忽悠民众的“亲民秀”
- [ 08-19]拜登访华上演亲民秀 中午吃小吃晚宴吃佛跳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