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在这个冬天分外红火,从微信红包到互联网公司打车软件大战,互联网巨头向金融等领域的渗透加速。最新消息来自阿里巴巴,其旗下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互联网金融真的来了么,支付宝、微信红包是否会颠覆传统银行业?很多人赞同把银行比喻为恐龙,甚至不少银行业内人士也感到压力,据说有银行高管将微信、余额宝等为银行脱媒(交易无须中介机构)的方式比喻为“杀人于无形”。 真是这样么?未必。互联网金融会对零售银行有很大冲击,甚至最终会颠覆传统银行业,但这一过程并没有那么快。甚至日后颠覆传统金融业的公司多半也不是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些公司。 还是以开篇谈到的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案例吧,这确实是当下的热点,甚至被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大趋势。 首先,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的表现值得肯定,也对改善公众生活做出了贡献。此前也有类似的新闻,去年已有统计从移动支付笔数出发,认为目前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已超过500万笔,超过了国外同行。这类消息令人振奋之际,也必须反思这种“学习模仿”的赶超道路能否持续。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量变是否能够引发质变,这是一个老问题,而展望目前全球最具有创新意识的公司,仍旧大部分在海外。 其次,不可否认的,这一表现离不开中国庞大的客户基数,而PayPal等国外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没有人民币牌照,还没有机会加入中国“十亿消费者”的互联网狂潮。如果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很大程度得益于传统行业的管制太严,那么他们成功的一部分,同样不得不归功于国外同行在国内受到的各种掣肘。 最后,移动支付甚至第三方支付,现在仍旧是一个微利行业,其整个行业的盈利甚至不如一家银行,而其未来格局如何演变很难断言,是否一直走红,还是被别的热点取代,都是不可预料的事。 同样的道理,当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过分乐观情绪,其实也是对于技术革命以及风险管理的认知不足。互联网公司其实是高风险行业,周期兴衰更迭频密,往往错过一款产品一个方向就会迷失大局,就像近日的摩托罗拉二度转手,诺基亚王冠跌落,微软萎靡不振一样,这些昔日不可一世的王者公司,今日都面临困境,并非他们自身做得多不好,而是对手太多太强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习惯从微博到微信的热点转换,其实也看出习惯和兴趣的迁移其实很快,互联网毁灭一切的逻辑也适用于自身,那么下一个被抛弃者又是谁? 费雪(财经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 02-08]互联网金融,热到需要管了
- [ 11-19]信息通道日益通畅 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开启
- [ 10-17]互联网金融战国时代 银行家彻夜难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