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支出却刚性增加。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专项资金跑冒滴漏和截留挪用等问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陕西省纪委近日公布了该省去年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查处情况,其中周至县116名公职人员因骗取低保金被查处。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常年亏损却依靠地方财政补贴赖以生存的现象,被媒体曝光。近年来,包括产业补贴、节能补贴、民生补贴等在内的财政专项资金发放中,骗补、截留、挪用、腐败现象频出,让财政补贴俨然成了财政“乱贴”,备受质疑。 财政专项资金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是国家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财力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财力增加,专项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5%以上,专项资金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涉及项目越来越多。大规模的专项资金有力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但也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违规违纪问题屡有发生,大量专项资金被截留挪用,甚至被挥霍浪费,既影响了财政良性运行,也扰乱了财经秩序。 专项资金之所以问题比较多,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粗放,细化率较低,并且大量上级补助的专项资金游离于年初预算和人大监督之外。第二,由于主管部门之间行政职能交叉,许多相同或相近用途的专项资金归属不同部门,造成交叉安排、重复补助,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大量资金层层下达,或者由主管部门层层转拨给下属单位,运行环节过多,既影响了资金运行效率,也导致一些中间环节雁过拔毛,专项资金经常遭遇层层“瘦身”。第四,财政资金绩效监督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完善,加之一些部门项目管理只管拨款、不问效果,导致专项资金无绩效情况和损失、浪费、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加之结构性减税和增支政策的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而支出却刚性增加,财政收支矛盾非常尖锐。面对当前的财政形势,一方面要切实强化“过紧日子”的理念,并将其作为长期战略融入财政运行过程;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专项资金跑冒滴漏和截留挪用等问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首先,要加强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对已到期、任务已完成和失去政策依据的专项资金,认真进行清理并予以取消。对继续保留和新设立的专项资金,严格核定支出范围标准,合理确定预算支出。对符合国家政策目标、使用方向相近的专项资金,尽快予以归并。除法律有规定、国家有要求的专项资金以外,所有专项资金都要统筹安排使用。 第二,深化预算编制改革。要早编预算,提前一年编制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所有专项资金都细化到具体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同时,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滚动管理。“项目库”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联网,并实行“谁评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所有专项的项目指南、管理规定、实施结果等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三,健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增强绩效理念,形成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推动专项资金向使用效果好、对社会发展作用大的项目聚集。 第四,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手段、方法和法规制度,通过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挤占挪用、违法违纪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将财政监督结果与信息披露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监督结果逐步实行社会公告,提高监督工作透明度。 (作者系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 02-13]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消毒剂征收反补贴税
- [ 02-12]北京插电混动车或难享受地方补贴 比亚迪秦等躺枪
- [ 02-11]打车软件烧钱大战降温 嘀嘀打车奖励降至5元
- [ 02-10]两部门明确2014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及标准
- [ 02-08]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调整 1月1日起执行
- [ 02-08]财政部:延续补贴政策 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 [ 01-31]五部委:CPI涨幅连续3月超4%将发价格补贴
- [ 01-29]让农民乐意种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