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释放道德的“治理能量”

2014-03-12 07:44  任胜利 李拯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注重道德在善政良治中的独特作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人定规矩,都是以道德为核心、以伦理为准则。河南内乡县衙的牌匾,蜚声海内外,就写着“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字。在古人的政治哲学中,天理、国法、人情是辩证统一的,律法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温度。

《孔子家语》中说,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足以证明道德的力量。清代嘉庆年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女子由于防贼而误杀了丈夫,刑部复核死刑,但是嘉庆皇帝迟迟不批,就是因为考虑这位女子捍卫尊严、其情可悯。法是底线不可逾越,但从中也可看出,德有“可悯”。强调“以文化天下”,也是希望释放道德在治理中的正能量,这是我们相沿不废的传统,对现代中国的治理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狂飙突进自不待言,但是,片面追求物质、沉迷享受,也带来了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拷问着世道人心;女童摔婴事件,更让人忧心青年一代的道德发育。一些人为了钱,道德原则可以丢弃,法律底线可以践踏。文化和道德重建的课题,十分峻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古代德治是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古代社会,孝子可以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这是国家自上而下培养的价值观;乡野山村,本来就是礼法社会,这是道德在发挥耳濡目染的作用。在当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展开。从国家层面,政治风尚总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从社会层面,让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人受到尊重;从个人层面,注重发挥家长和师长的表率作用,让“家风”世代相传,让“校风”浸润人心。

(作者为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本报记者任胜利、李拯采访整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