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或无大师,却有良师

2014-04-11 08:35  才让卓玛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09年,我回到家乡青海的一所高校,站在了新闻系的三尺讲台上。

这里的生源差不多一半省内、一半省外。班里最远的学生来自广西,从大西南来到大西北,穿越大半个中国,每年寒暑假的往返路途令他苦不堪言,在铁路网上订票系统没推出之前,他经常只能是一张站票连着一张站票。我常常想,如此辛苦奔波的求学路,是否值得,尤其是在这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西北高校?

学校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新校区还没建成,更不像北京的一些同类高校那样拥有堪比省级电视台的演播室;没有几十年办学积淀的实力,更没有享誉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没有充足的经费,讲坛上没有学界“大咖”、业界“大腕”轮流登台讲演;学校所处的地方,也非国内传媒业较强的区域,提供给学生就近实习和就业的场所屈指可数……我时时疑惑:缺乏竞争优势的我们,能把学生们送到多远?

意义存在于些小的努力之中。当我看到一位老教授为指导周末的学生社团活动而精心准备时,当我得知系主任想方设法为学生四处推荐实习单位时,当我听闻几位前辈用个人津贴资助学生出版刊物时,当我获悉一位年轻老师多次主动联系旷课学生并指导其完成作业时,当我了解到一位班主任送生病学生到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时,我心中豁然:学生们的求学路是值得的;而我的教学路,注定要有更多担当。

老教授经常用一位毕业生的话勉励年轻老师:这里或许没有大师,却有良师。这一评价,是学生在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品格点赞,也是在为教师队伍里我这样的新人打气。正是“良师”的激励,我和其他年轻的班主任们尽量把每周日的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我们用心地聆听老教授的讲课以提升教学技能,我们拜托在北京、上海等知名媒体工作的同学寄来最新的案例资料……

学生一届届毕业,那位广西同学在网络空间里秀出了地方两会记者证,考上村官的学生吐槽自己的加班经历,梦想当主持人的学生出现在地方电视台新闻直播中,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学生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分享喜悦,还有学生为着跳不跳槽向我咨询……看着他们走上事业舞台,我的心中充满欣慰和温暖。

如今的我,为了充电,再次离开家乡攻读博士学位。朋友们经常问我毕业后还回不回去,我每次都会毅然决然地给出肯定答案,每一次,老教授的话总会浮现在脑海里。是的,我要回去,甘做一名良师。

(作者为青海师范大学讲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