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激活公务员聘任制的鲶鱼效应

2014-05-06 11:01  刘武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浙江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上任,年薪30万元,聘期5年。义乌市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在浙江开启了公务员聘任制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一条引才新通道,同时也打破了将公务员岗位视为铁饭碗的观念。此次聘任制公务员招聘从去年12月份开始,经过近5个月的资格审核、考试测评、考察和体检,5名聘任制公务员将于近期走马上任。

实行公务员聘任制是有法律依据的。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从理论上讲,公务员聘任制的优点颇多,最突出的就是打破公务员待遇终身制的弊端。这有助于增强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望发挥出聘任制的鲶鱼效应,让能者上、庸者下,激活体制活力。此外,对于聘任制公务员,用人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价值回报,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达到节约工资成本、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

不过,现实中的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激发公务员 队伍活力的鲶鱼效应还不明显,有的试点城市多年来受聘公务员未出现被辞退者,聘任合同形同虚设。媒体曾报道深圳试点公务员分类改革后的几年内,当地4万多名公务员 中聘任制超过了3200名,但无一人被解聘。不少网友认为,公务员考核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走过场,甚至认为聘任制公务员岗位就是变相的铁饭碗。

公众质疑公务员聘任制变成换汤不换药的作秀式改革。看来,公务员聘任制要真正发挥出鲶鱼效应,还有待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建立起完善的公务员聘任制制度体系,真正让聘任制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要确保公务员聘任制制度设计的公平。从现行法律规范来看,无论是从公务员聘任的范围以及聘任的程序上,还是聘任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退出程序及司法救济等,都缺乏明确的规范。这些制度上的缺失和疏漏,显然会影响聘任制的公平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公务员聘任制的顶层设计,重新修订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聘任制作出更加科学而明确的规定,建立起公平公正、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建议全面推广公务员聘任制,进一步扩大公务员聘任制的范围。公务员聘任制应当尽快由试点转向推广,建议扩大公务员聘任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岗位,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岗位也应当逐步纳入聘任制范围。

建议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的退出机制,对于不合格不称职的聘任制公务员要坚决辞退,试行多年依然没有一例聘任制公务员被辞退的怪现象并不正常。无论是终身制公务员还是聘任制公务员,都要有严格的退出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浮于事、不负责任、公权滥用等现象。聘任制公务员更有必要建立科学而灵活的退出机制。公务员聘任制必须真正地畅通出口,完善退出机制。对聘任制公务员考核要透明和公开,对于聘任制公务员的续聘应当在网上公示,不能完全由用人单位领导个人拍板说续聘就续聘。当然,聘任制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细化量化公务员辞退解聘标准,真正激发聘任制公务员的危机意识。

建议扩大公务员聘任制的适用范围。公务员聘任制应当覆盖大多数公务员岗位,而不能再仅限于极少数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只有大多数公务员实行聘任制,才能真正形成竞争的氛围,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公务员铁饭碗才能真正变为瓷饭碗,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活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实际上,在不少国家,除极少数公务员实行委任制外,绝大部分公务员都实行聘任制。

公务员聘任制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却是克服现有制度弊端、激活体制活力的重要机制。千万不要玩作秀式的改革把戏,而要让公务员 聘任制名至实归,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鲶鱼效应。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