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两天后,银监会宣布正式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等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消息甫一公布,在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的不解和猜测。 关注此事,舆论庆幸和感叹国内真正的民营银行筹建终于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不解和猜测,在于公众已经知晓今年3月11日获准首批设立的民营银行共有5家。除了最终获批可正式筹建的3家,应当还有分别以浙江阿里和万向、上海复兴和均瑶作为主发起人的另两家民营银行。 为什么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最终只有3家领到出生证,另外两家却错过了试点的“首班车”?一时间在网络上,人们纷纷把银监会锁定为质疑对象。银监会回应质疑称,另两家先期已纳入试点的民营银行之所以错失“首班车”,在于它们迄今未向银监会提出正式筹建申请。言外之意,银监会一点不“保守”,另两家之所以未能赶上“首班车”似乎当责任自负。 原来如此,人们在恍然大悟之后,自然会进一步寻思:另两家待开办的民营银行之所以错失“首班车”,问题也许真就出在阿里与万向、复兴与均瑶的身上。 阿里的主业是虚拟经济,万向的主业是制造业;复兴的主业是资本经营,均瑶则主营航空客运、商贸流通和教育产业。这就意味着,两家等待开办的“民营银行”各自的两对发起人,其产业的差异性非常大。由于浙江阿里和上海复兴都是“大金主”,之所以铁了心欲喝创办民营银行“头口水”,骨子里未必为了通过创办和经营民营银行赚大钱,更多是为了展现各自积极参与国内金融改革之社会形象,呈现大型民企屹立深化改革潮头的社会存在——简单讲就是先占个地盘为日后更大规模、更深程度地浸淫银行业积累经验和搭建前进平台。而浙江万向和上海均瑶则不同,此两家均从实体经济起家,迄今仍深深扎根于实体经济,它们对实体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曾有切肤感受,之所以积极争取创办民营银行,更多是为了将实体经济与民营金融作更好融合,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饥渴的同时,力求实现实业与金融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和互融互通。 民企彼此所立足的产业差异,将不可避免对所创办民营银行日后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对象选择产业深深影响。以复兴和均瑶为例,两者作为主发起人股权占比完全对等,谁当银行董事长,谁当银行CEO,表面看博弈的是待筹建银行的话语权,本质上则涉及该银行日后的经营取向和经营方略。在两家银行的两对发起人,未能就话语权之争达成妥协之前,当然只能白白痛失领取首批筹建牌照的宝贵机会。就此,人们难免表达遗憾和感慨。 然而,在市场经济形态下,既然是筹建赢亏完全自负的纯民营银行,发起人之间就银行日后运营话语权乃至控制权之争倒也十分正常,甚至无可厚非。事既如此,放到桌面上讲,银监会尽管对两家民营银行筹建“难产”无须承担实质性责任,但据此却不能回避银监会的“间接责任”。 闻允许组建民营银行的政策即将开闸,申请作为主发起人的民企有数十家之多。经银监会多轮淘汰并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平衡,最终幸运胜出的十家发起民企,是个多方平衡、照顾情绪并过多考虑发起人行业影响力的妥协产物。正是这一先天性不足,才最终导致其中的两家“难产”民营银行的两对主发起人产业背景差距过大。 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虽都系中小企业,但又分为实体经济之中小企业和虚拟经济之中小企业。如果银监会在选择首批主发起人的配对时,就充分考虑到不同民营银行服务对象的差异,据此将主发起人作“实体对实体”和“虚拟对虚拟”之更合理搭配,首批民营银行筹建当会顺利许多,两家“难产”导致的“资源浪费”或许能事前避免。好在创办民营银行适才起步,日后还有更多民企申请成为主发起人,希望银监会在日后遴选主发起人时,尽量避免不恰当的行政“拉郎配”。 鲁宁(上海 学者) |
相关阅读:
- [ 07-23]民营银行何时问世
- [ 06-16]松绑除障,激发出活力
- [ 03-14]“见光死”的民营银行概念股
- [ 03-13]对民营银行“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 [ 03-13]办民营银行当持“平均利润”心态
- [ 03-13]民营银行重塑中国金融格局
- [ 03-12]银行自我革命还需外压促进
- [ 03-10]不必对“百度银行”过分解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