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斩断官商勾结发“死人财”的黑链条

2014-08-21 18:08:15 陈怀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随着原南安市副市长兼政法委副书记姚某某的落马,原南安市殡仪服务公司法人代表谢某某的行贿丑闻也随之暴露。他行贿分管副市长,获得了殡仪馆独立承包经营权;使多个部门发起了整顿民间殡葬队的行动,为其扫除了竞争对手。(8月21日《海峡都市报》)

人生如此艰难,死了还不算完。殡葬乱象背后的黑色利益链,特别当其建立在官商勾结的基础上时,它成为高暴利、恶垄断的行业就会势在必然。人死灯灭后,还要被独家承包经营的殡仪公司盘剥,令人内心五味杂陈。

本来,殡葬业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之一,是为了推行先进理念的火化、方便群众办理丧葬事宜而设立的机构,其虽是市场化运作,但也不能脱离社会公益性。因此,各地的殡葬业大都在民政部门监管之下委托经营。

而实际上,在殡葬业,垄断和暴利经营的苗头早已显现。

其一,进殡葬业门槛难。在《殡葬管理条例》中,民政部门拥有殡葬服务行政审批权。于是,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挟“准入审批权”以令“诸侯”,并将此变成“独家经营权”。其与管辖之下的殡仪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咬合,难解难分。民营产业要想进入,可谓难上加难。因此,无法形成良好的殡葬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的真实情况与价格,也就难以体现。

其二,殡葬业垄断明显。无论医院,还是灵车、火葬场等,都会利用国人奔丧时,羞于或耻于讲价的心态,乱喊价、搭配销售。国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成了垄断牟利单位绑架丧亲者的工具。活人大发“死人财”,估计亡者若有知,恐也难以闭眼吧。

其三,殡葬业经营不透明,“暗箱操作”现象普遍。乱报价、不给发票、信息不对称等牟取暴利现象比比皆是。像什么冷藏费、看尸费、消毒费、装卸尸体费等,这个费那个费花样翻新,重复收费更不在少数。丧者家属劳心伤肺,还得在金钱上多费几笔,哪里合理?

本来,治理殡葬业乱象,民政等政府监管部门理当责无旁贷。南安市面对殡葬业这块“肥肉”,连当地民政部门也被踢出局。原来,承包人有钱能使鬼推磨——打通了分管副市长的关节。笔者认为,破解活人大发“死人财”的官商勾结利益链,就要打造制度的笼子,使非法行为“请君入瓮”才行。

首先,面对此间利益诱惑,分管领导,包括民政部门的行政之手,都要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监督机制及其落实,使其适时缩回;反之,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行政执法监管之手要适当前移。从医院,到运尸;从火葬,到埋葬等各个环节,要依法监管,违法必纠,处罚到位,才能斩断发“死人财”的“黑手链”。比如,应规范丧葬市场定价,严查违法暴利,实行退出机制。对违法者严格限定或限制其进入丧葬市场;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其次,为鼓励民众文明、绿色办理丧葬,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积极推行和推广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政策,消灭殡葬黑色利益链存在的条件。再者,加强丧葬市场监管,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即在以政府财力保障殡葬业的社会公益性的前提下,大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成熟和充分的竞争下的市场调节,才会让丧葬市场公开、透明、诚信,让伸入其间的黑手,无处可藏、死路一条。

“慎终追远”的孝道、祭奠文化,决不能沦落为权力或个人牟取暴利的工具;更不能让“死不起”成为活人难以背负的重任,而斩断官商勾结之下的殡葬业黑色利益链,则最为重要,也正当其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