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官员捡垃圾为何陷质疑漩涡

2014-09-02 15:25:50 文  峰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条网友“偶遇”江西新余市委书记刘捷捡垃圾的微博,这两天连遭网友质疑:为何网友发布爆料微博后,新余市委一官微@新余发布仅过6分钟便作了转发,还称联系上了首发者@橙子loveyou;此外,针对各地网友有关策划的质疑,不止一位当地基层官员在互动中跟帖解释。对此,该微博首发者坚称,“就是随手一发,也没想那么多,谁知道在有心人眼里有这么多阴谋”。(9月1日《南方都市报》)

时下,“官员捡垃圾”无疑是新鲜事,不免让网民评头品足。围绕着是否“作秀”,围观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大胆推理,也上演了一场“全民侦探”的游戏,确实热闹非凡。然而,不管是调侃还是质疑,此事有两点社会反响值得注意:其一,对官员捡垃圾的行为,不少网友显然是不习惯的;其二,此事在舆论场甫一发酵,即陷入了质疑漩涡。

其实,官员捡垃圾,做普通人常做的事,并非“史无前例”。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就曾到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这还写入过中学语文教材。后来有段时间,很多高级干部都曾近距离接触过基层生活,他们中有人放过牛、喂过猪,甚至还有挑过粪的,这些都有不少。如今“知青”出身的很多中高级干部,以前也在农村插过秧、打过稻。所以,官员践行群众路线,利用周末捡一捡垃圾,这样的环卫行动本来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网民现在看到书记捡垃圾很不习惯,甚至产生质疑,自然也有原因。首先,长期以来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大大影响了官员形象;就是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依然有少数官员用公款吃喝“顶风作案”,这样的事过去见得多了,群众对官员群体难免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有些官员还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氛围,他们的一些老习惯经不起公众的目光聚焦。有时即便是真想响应号召走群众路线,也会成为舆论质疑的对象。比如,“穿着皮鞋去植树,长枪短炮却相随”,如此“硬灌输”式的宣传手法,当然会导致民众认同乏力。

就拿这个新闻事件来说,当“偶遇微博”发布后仅6分钟, @新余发布就立即进行了转发,其宣传欲望似乎暴露得过于直白,而这在自媒体的场域里当然会引来质疑。其实,既然跟帖来自于民间,就应任其先在网络自动传播发酵,官微的过快介入反而不妥。所以后来才会有网友扒出:“偶遇”发帖人曾在新余市宣传部门实习,工作就是“写微博”。基于此,网友才提出了“作为一名普通网友,如何认得出一位头戴红帽、低头劳动的市委书记”的疑问。

笔者记得,前些年,某部级领导曾到河南洛阳山区调研,停车走入麦田,并且动手挥镰割麦,当时此事也一度引起网民热议。这其实是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之举,只是部分群众还不习惯这样的官员割麦、割稻行为。可以想见,如果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下去,民众的“偏见”自然会被消解。当然,除此之外,官微对官员行踪的报道模式,也该进行变革,要避免宣传味过浓、过于露骨,以适应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如此,类似“偶遇官员捡垃圾”这样的好事才不会在舆论场里被披上“阴谋论”的灰霾,陷入质疑漩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