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该给“居家养老”上紧发条了

2014-10-29 08:43:11 谭敏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有媒体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浙江嘉兴的令人唏嘘的事: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儿子,给父母打电话时发现一直无人接听。儿子放心不下,从上海赶回嘉兴,发现双亲已去世多日。据推测,母亲患有老年痴呆,平时靠父亲照顾,可能是老父亲发生意外以后,老母亲失去了照顾,从而活活饿死在床上。(10月2日新华网)

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惨剧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每次都让人不忍卒睹,是家庭悲剧,也是社会之痛。老人的意外离世,提醒我们,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短板亟须尽快补足,该给居家养老上紧发条了。

老龄化社会来势凶猛。《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到201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其中空巢老年的数量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人比例预计将突破70%。不仅如此,无子女老人与高龄老人的数量也大幅增长。近日广州公布的2013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中,全市133万老年人中,独居老年人有11.23万、纯老家庭老人数达26.15万。

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以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但是,从现在的实际来看,机构养老床位数量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口增加的需要。以广州为例,从2013年开始,每年增加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量都在一万张左右,计划2015年达到5.6万张,但即使如此大的力度,每一千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也仅有40张。而社区养老模式还在实践探索中,未形成气候。因此,居家养老一直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事实上,早在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其中提出“9073”的养老方针,也反映出了我国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现状:90%家庭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可是,目前在居家养老的支持与配套上,却存在着比较大的短板。从1999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达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正式成为人口老龄型国家。老龄化问题引起国家重视,相继颁布《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措施,但是,现有扶持政策中过多倾斜于机构养老、社会养老,而对于更需要支持的居家养老关注不够。

事实上,居家养老要真正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柱,不是一个家庭能够自己解决的事儿,而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条腿走路,创新养老模式,尽快补齐短板。

其一,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父母与子女一同居住。比如,如果子女买房接父母同住,可在税收上进行减免。老人如愿意落户子女居住地,也应该给予政策保障。在假期上,应该给子女探视父母提供更多的方便。目前已有一些地方进行各种创新。南京日前就开全国先河,出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政策,对于子女在家照顾父母且符合某些条件的,政府给发“工资”,就是很好的尝试。

其二,社区应发动社会组织,做好服务工作。比如,招募一些志愿者,对本社区的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如果每天都有人能上门探望一下独居的老人,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浙江嘉兴的这次两老人死亡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其三,子女要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有的子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常回家看看”,法律也要保障老人应有的权利。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应对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善老,考验制度设计的智慧,也考验政府责任的担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