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福州北大路,占地四十余亩的半野轩,曾是棋圣吴清源的故居,如今轩犹在而朱颜改,已是破落不堪。不少市民建议,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半野轩的保护,在此增设吴清源纪念馆,并尽可能恢复古代园林风貌。(详见本报前日A29版、昨日A07版、今日A08版) 好歹先立个碑 在福州并不是找不到吴清源的痕迹,在乌山脚下,就有一个吴清源围棋会馆,同样是青砖楼马鞍墙式,同样是有假山有湖的福州古典庭院园林,馆内详细陈列了他的生平、照片等等,不明就里的游客,大概就把这当成是他的故居了。然而,这正是令人尴尬的地方,因为他的故居明明在北大路。这不是活生生地拆真古董,盖假古董吗? 少时离家,远赴东瀛。近百岁之际,与家人叙旧时,还能说说福州话。聊起童年居所半野轩,更是饱含深情。然而,吴清源的乡愁却被硬生生搬到了别处,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半野轩为何破败,又被餐馆、停车场包围,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或许也有难处,我们不得而知。所幸的是,它还戴着一顶“不可移动文物”的帽子,不至于灰飞烟灭。既然如此,不妨先立个碑,好歹告诉邻里,这里走出过一代棋圣,此处是他的乡情所系吧。(小宇福州) 这是城市的气质 城市的砖砖瓦瓦,一草一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变迁,记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代表着每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文化符号。而人文内涵往往“写在”一条古街道、一幢老房子、一个旧地名,甚至是一棵古树、一座庙宇戏台上。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改造,老街道被破坏得“伤痕累累”,甚至“体无完肤”,城市文化的符号也渐行渐远,旧时传说再难承继,保护吴清源古迹迫在眉睫。 作家冯骥才说,“城市的特色不是一片房子,城市人的性格也是城市的特色,历史都没有了,人的性格也就消失了,城市便失掉了最重要的东西。”吴清源古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承着城市文化的符号,也当把它装扮成榕城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马全和 山西) 这样的修复难以复制 半野轩是幸运的,因为是名人故居,更因为机缘,能够在渐渐没落,鲜为人知后重新唤起人们的注意。或许,在各方呼吁下,半野轩的有关保护工作也会被提上日程。但是,这种模式又是不可复制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我们有太多古迹需要保护,不是每一处古迹都有那么可圈可点的文化渊源,曾经有那么一位可以彪炳史册的主人。咋看起来“底子厚”的半野轩都会被冷落的今天,很难想象还有多少“底子薄”的古迹,也正随着岁月推移而慢慢鲜为人知,甚至被推土机推掉。要知道,城市越发展,古迹就越要保护好,这是一城区别于另一城最闪亮的标志。(林旻煜 福州) 来源:海峡都市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