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兰州功臣企业何以成为污染罪魁?

2015-01-15 10:58:21 徐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兰州石化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是兰州发展史上的功勋企业。自2014年8月以来,兰州石化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遭到兰州市公开严厉指责。这个昔日经济建设的“功臣”,而今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兰州石化令当地政府“爱恨交织”。(1月14日《人民日报》)

从报道披露的情况看,兰州石化不仅是当地的利税大户,而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很大方。像这样的企业,搁在不少地方都是“香饽饽”,地方政府捧着、宠着、护着还来不及,怎么会“爱恨交织”“严厉指责”?况且,兰州石化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也一直在努力,仅“十二五”以来的四年,企业环保投入就超过23亿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还遭地方政府公然指责,似乎多少有些“冤枉叫屈”。

其实,在“爱恨交织”和“冤枉叫屈”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地方政府发展方式的转变,法定环保责任的落实。正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经济发展考核“指挥棒”的改变,不少地方摒弃了惟GDP情结,这才有兰州对石化企业“功不盖过、瑜不掩瑕”的态度;正是新环保法将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由过去的原则性规定,确定为8个方面的问责情形,给官员们带上“紧箍咒”,这才有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重拳出击、猛药去疴的作为。而且,相信这样的态度和作为会在更多地方成为一种新常态。

但笔者更注意到,兰州石化违法排污遭当地政府严厉指责,更体现出了民意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兰州市铁腕治污效果显著,2014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3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全年天气优良率指标最好成绩,环保部甚至拟将兰州空气治理的经验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在此过程中,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锲而不舍的推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当地市民不仅自发提出“兰州蓝”的口号,而且对污染源更是盯住不放,不见治理成效不收兵。当地供暖“煤改气”、机动车尾号限行等改善环境的重大措施,都是在民众的呼吁和推动下得以实施。兰州石化去年8月以来,不到半年时间,连续4次严重环境污染,自然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与其说是政府在“爱恨交织”下对昔日功臣的痛斥,不如说是民意在对这个污染企业不满的表达。

由此观之,让公众深度参与环保公共事务,使公众监督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常态,不仅能推动政府落实环保责任,更是有效改善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治本之策。兰州石化从昔日经济建设的“功臣”,变成如今环境污染的“罪魁”,就是典型例证。从长远看,与政绩考核和官员问责相比,如实的环境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更为重要,也更具有实际监督意义。当务之急是,加快与新环保法配套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引导公众有序、理性、有效参与环境保护,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公众问责制,走出自我封闭的环保监管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