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北京“史上最严控烟令”实施还有一周,据报道,下周起,北京烟草促销活动将全面叫停,中小学等周边禁止售卖香烟,室外吸烟区将替代吸烟室。(5月26日《新京报》) 单从内容上看,这的确是“史上最严控烟令”。如果是烟民,身居北京,举手投足都会感到不自在了。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一控烟方式,“烟草文化”这种东西,将可能从大众目光中彻底消失。 所谓“控烟”,与“禁烟”一字之差,其真意在于禁除烟草文化,而非吸烟本身。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但一个人如果自愿毒害自己,社会也没办法强制他不这么做,除非将香烟定义为管制毒品。但烟草文化的流行,必须旗帜鲜明地禁止,这是文明社会要拿出的态度。 烟草是成瘾性物品,也和许多瘾品一样,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慢慢进入主流生活方式,并孵育出一种文化形态,烟、茶、咖啡,莫不如此。但按照当前的健康观念,以及考虑“二手烟”的危害,香烟就要从中剥离,打入另册。“控烟令”正是建立了这一种社会印象:自今以后,吸烟者,非主流。 其实,许多的毒品都有过类似经历。《美国禁毒史》一书中介绍,大麻在从合法到非法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立法讨论、舆论争论。在大麻还是普遍合法的时代,吸食大麻是一种生活美学,在社会主流文化中,大麻往往让人联想到绅士、创作者,极富审美趣味。禁止大麻,最关键和困难的地方,其实是挑战这样一种文化形态。 任何口腹之欲的陪伴物,在日积月累中,都会进入文化构成方式之中。正如英国人起初是因为喝不起咖啡了,于是用中国进口的茶叶取而代之,直到今天,英国的红茶文化咖啡文化媲美。在美国人发明卷烟以前,抽雪茄更因为工序复杂、考究,成为上等阶级的消闲艺术,相互制作和递赠雪茄在社交场合是经典礼仪,文化需求甚至大过了抽烟本身。 文化之惯习,一旦形成,很难跟它讲对错、讲健康。但社会文明程度之提升,的确有本事将一些文化惯习转变为恶趣味扫入非主流的行列,让更多人不再愿意接触它。“控烟令”如果严格实施,街头巷尾,各个角落,再难见到有关香烟的一切标签,香烟文化会自然而然退出公共视野,有关吸烟的一切经验、美谈将难于分享,吸烟,将是彻头彻尾的私密行为,和人们的很多私密行为一样,只能自己在家享受,不便公开谈论。 事实上,社会文明演进达到一定阶段,人为的文明提升计划,就变成了可能。“控烟令”,无异于一种集中的文明改造。立法、宣传、监督,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公共文明训练,社会对吸烟的反对态度,变得异常强烈,并且气势强大。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