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个人能力精力的分配,还是人生命运的正态分布,兼而有之都是不合乎常理的,甚至可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开始。】 湖北近日宣布,将试点省属高校领导任期全职化,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原则上做到任职期间不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不申报教学科研项目、不参加教学科研评奖、不参与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不申报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湖北将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高校领导干部职业化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 一直以来,利用高校的平台资源谋私利,搭车署名,甚至以自己的领导权势想方设法地剥夺竞争者参与研究的机会,这于现任高校领导者是易如反掌的事,这一试点规则的出台,不仅推进了管理干部的职业化进程,而且也能让有真才实学的研究者多了见天日的机会,让管理和科研都得以变得更纯正。 之前,我国无论是院士队伍还是科研带头人,官员扎堆是常事,原本的学术团体,几乎成了“高官俱乐部”,这一直是中国科学界一道刺眼而又习以为常的“风景”,前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以2000余万贿款两度“冲刺”院士遴选并且几乎成功就是一例。 领导干部参与科研,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行政干预科研,势必直接影响科研的含金量,乃至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因为领导干部既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既是参与者也是评判者,甚至可以使科研变成堂而皇之的“利益转换器”,因为他们权力在握,在管理和学术上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当学科的设定和发展建设,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专业时,往小了说对个人,方便了以权谋私,往大了说对国家,则可能使整个科学乃至经济痛失良机。作为科研论文产量第二大国,科研队伍数量和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第一大国的我们,始终难以在国际上称得上科研强国,与长期以来学术的官化,科研的行政化,有很大关系。 湖北此次让高校干部与学术脱钩,应该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开始,是反腐带来的一大福利,包括之前已经实施的处级以上干部不得参评院士等规定,就像习大大之前多次对干部们强调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一样。无论是个人能力精力的分配,还是人生命运的正态分布,兼而有之都是不合乎常理的,甚至可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开始。更何况,身为管理者,更应该做好的是管理这门学问,在这个学问地带能志存高远,也不亚于科研精英的价值。 |
相关阅读:
- [ 05-29]高校应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 [ 05-21]亟需为高校网站筑起一道“防火墙”
- [ 05-21]高校网站“泄露”不作为的漏洞
- [ 05-21]期待高校去编制化发挥鲇鱼效应
- [ 05-20]高校“下嫁”谨防“橘生淮北”
- [ 05-20]“镀金”的学分,“缩水”的高校良知
- [ 05-20]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能想当然
- [ 05-16]娱乐圈“何老师”何必占着高校编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