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晚报报道,中国体操队原队员、23岁的姑娘田静,今年本该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但是她却被病魔所折磨,原来田静先天只有一个肾,而现在仅剩的肾也出现衰竭症状,治疗费高达几十万元,她的家庭陷入困境。之后,包括刘璇、李小鹏在内的8位体操世界冠军纷纷在网上为这位师妹募捐治疗费用。退役运动员的保障问题,一直是舆论的焦点话题。 其实,现在真正到了厘清国家对退役运动员保障责任时候,“定分”才能“止争”,必须明确哪些是运动员该得的保障、哪些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既反对对退役运动员不闻不问,听其自生自灭;也不是说一旦当过职业运动员,其一生一世、生老病死都要由国家“包”着。而且,对退役运动员的保障,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公众评判的尺度也不能按老皇历办事、搞刻舟求剑。比如,12年前的2003年《南方周末》一篇《举重冠军才力之死》的报道,曝光了亚运会举重冠军才力悲惨的退役后生活,才力从小参加体育训练,没有受到正规教育,退役之后带着满身伤病,只能从事看大门这种低收入的工作,最终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可以说,才力那一代运动员的悲剧,首先还不在于医疗等保障措施,而是成长过程中,屈从于畸形的体育训练,缺乏正常的教育、社会交流,使他们成为一批不得不由政府“包起来”的特殊人,难以融入正常就业轨道。所以,近年来,中国体育部门痛定思痛出台一系列文件,首先强调的是要保障运动员的正常文化教育;有了正常的文化教育,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才能升学、就业,实施社会化安置,而不是由政府“包一辈子”。 而这次突发肾病的田静,正属于这一批运动员,在2007年退役之后,就正常求学,2011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于今年年初发生肾衰竭。所以,奥运冠军郭伟阳说:“生这个病,发生在她退役之后,读大学期间,很偶然也很罕见,个人觉得跟咱们运动员的生活保障什么的,倒是关系不大。” 至少就本次事件来说,是一个退役已经八年的大学生,遭遇医疗费用不足的困局,是一个大学生医保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退役运动员的保障问题。这是大家评价此事时,应该明确的。田静的困境,让人感叹,但很难要求由体育部门把所有责任都担起来。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建章立制,明确国家对于退役运动员的保障边界。现行机制的问题在于,对职业运动员套用的是“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制度,近年又把运动员纳入了工伤、职业病的保障范畴。但是对于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升学、就业期间的社保、医保以及运动伤病的接续保障,却没有完善的衔接机制。包括《社会保障法》中也没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做出特殊安排。 对于运动员的社会化、市场化安置,一直是改革的方向,而不是由国家把退役运动员“包起来”,这样的安排对于运动员、对于纳税人,才是公平的。要达到这个改革目的,目前就必须在立法、社保等机制方面,明确国家对退役运动员的保障责任和边界,不能再是模糊地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