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单位没发月饼,亲,给5块钱买月饼吧。”中秋刚过,国庆将至,双节来临时,你遇到这样主动讨要微信或者支付宝红包的“红包乞丐”了吗?遇上这样的“红包乞丐”,你受得了吗?(9月29日《东南早报》) 所谓红包“乞丐”,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丐,而是指微信朋友圈中那些喜欢借春节、情人节等节日群发微信讨要红包的亲朋好友,说他们是乞丐,不仅是对亲情、友情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所以笔者并不赞同这种网友所谓的调侃。 平心而论,现在朋友圈中讨要红包现象非常普遍,有的人为了讨到红包甚至采取耍小聪明,采用一些骗人的伎俩,这着实令人生厌,不过,对这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认为这些红包“乞丐”卑鄙之极,这显然含有太多的情绪化成分。 实际上,红包所以能引爆网络成为亿万网民狂欢的一场娱乐盛筵,关键在于红包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在于迎合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看重和表达,在于人们都把发红包、抢红包看作亲朋好友之间情感互动的一种娱乐游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陷入到发红包、抢红包的狂欢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内,人们明明知道强行讨要红包不太妥当,也不应该,但由于亲情、友情的纽带,他们会不自然地表现出任性甚至是撒娇的一面,非要讨到一个红包不可。 因此,对于红包“乞丐”现象,我们还是理性看待为好,如果你不想和他玩这个游戏,就置之不理,一笑而过;如果你想和他互动,不妨给他一个红包,同时再向他索要一个红包,这样岂不是更能令朋友圈内其乐融融。 如果有个别人只要不给,只进不出,那你不妨委婉地点他一下,告诉他要学会红包游戏规则,这样不仅尽了一个朋友、亲戚的责任,也在无形之中给朋友圈立了相处的规矩,不是更好吗? |
相关阅读:
- [ 09-29]在节日“红包乞丐”泛滥中反思日常人际
- [ 09-25]“建议价”红包是对“礼仪”的一种强奸
- [ 09-23]“学生微信发红包”新型攀比要不得
- [ 09-16]红包知多少
- [ 09-08]“收500元红包被免职”需要常态化
- [ 09-02]“大肆”收受红包贿赂仅受纪律处分?
- [ 08-20]公交“红包”摇来的乘客靠什么留住?
- [ 08-06]征收“网络红包税”需审慎考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