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碰瓷”出国了,中国网友忙相告。但是很快,如同国内许多同题新闻一样,剧情迅速反转。日本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出示了一份《道歉与更正》,承认最初的日文通知有“不符事实之处”,并“表示衷心歉意”。 日本有没有“碰瓷”这个词儿不知道,但日本街头一起中国老人与当地车主之间的纠纷发生之后,这个中国人人意会的概念,还是被日本人警觉起来了,并且用到了“防犯防灾”的警示工作中,这无疑让太多的中国人感到无比羞耻。随着一名中国记者直接将此事打上“碰瓷”标签而内销中国,国内网友似乎觉得人人丢份儿,于是骂完老太骂中国,骂完中国骂日本,骂完道德骂法治。等到剧情突然反转,最近的新闻告知这位中国老太不仅不是碰瓷,而且伤得不轻,网友迅速掉转枪口,把愤怒的口水喷向添油加醋的记者。总之老太当初被骂得有多惨,记者被骂得就有多凶。 从日方的“表示衷心歉意”来看,这位因认定“碰瓷”而将是非搬弄大了的记者,昨天的所谓“疏漏”解释、“感到抱歉”,相对来说显得诚意不足,也缺乏职业所应有的厚道。老人碰瓷,在中国本来就是个莫名其妙的大新闻,这次成为国际新闻并且转内销,这位“疏漏”的记者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出国旅游支付能力、并且能够参加豪华旅游团的中国老太,是不大可能为了区区5000多元人民币而有意碰这把瓷的。但这件发生在今年8月份的事件,能够以“碰瓷”的定论被中国记者报道出来,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媒体人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表明,类似于中国老人讹诈碰瓷的新闻,依然是媒体与受众之间乐此不疲的兴奋点。只不过这一次,中国老太、碰瓷这样的国内新闻敏感词,被放到了日本、出境旅游、中国人素养等更加敏感的环境下,因而更显得敏感十足。 表面看来,这是中国百姓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媒体舆论迎合受众需求的供给关系,而实际上,透过一起起剧情反转的“涉老”事件不难发现,媒体对于受众的误判,以及舆论有意或者无意之间的误导,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并不是天生就热衷于围观负能量的。这是物质文明突然进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明未能同步跟进的一种群体性焦虑。是民族自豪感升腾过程中,伴随着民族主义膨胀所产生的自卑感与自尊心纠结的一种群体性心态。人们对于失德行为的围观与批判,本意上是希望这个国家的民众素质好,因而对碰瓷、扶老等话题更加敏感,更加焦虑。而与受众同样浮躁的一些媒体人,以为负能量是社会民众的信息需求,于是对这类话题,便夹杂着劲爆与功利的心态,有的捕风捉影,有的直奔主题,给社会平添了更多误判。 负能量信息一点就爆,正能量事件麻木不仁,这种扭曲的受众效应,是与充满着传播功利的媒体和媒体人分不开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媒体的信息喂养有着依赖关系。在一起反转新闻中,网友逮谁骂谁,不是他们无脑,而是作为“不明真相”者,过分相信媒体的职业操守与公信。 老人没碰瓷,而那些扭曲事实的传播者,却是在碰国人感情的瓷,在碰新闻操守的瓷,很不厚道,很不应该。 |
相关阅读:
- [ 10-08]“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何以有人相信
- [ 10-07]“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为何能搅动舆论
- [ 08-21]“碰瓷”的城管和“摆拍”的温暖
- [ 08-20]“碰瓷执法”无助问题解决
- [ 08-20]城管碰瓷执法,拙劣演技背后的文明缺失
- [ 08-20]城管碰瓷执法,不可一“辞”了之
- [ 08-20]“城管碰瓷执法”管用吗?
- [ 08-17]“碰瓷影帝”为何能当主演好多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