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必然带来人口的重新分布,这种重新分布既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中心城镇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乡村人口减少乃至个别村落消失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说城镇化过程必然带来农村衰败,其中涉及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个别村落的变化泛化为对农村形势的判断,更不能把个别农户的变化简单归结为农村的整体衰落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无论农村学子,还是到乡下探亲或旅游的城市人,都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农村,一些回忆儿时故乡、感慨城乡差异的文章在此时广为传播。 这些文章里的农村,让人们惊异其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富”,村里盖起了崭新的小楼,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开车回家,乡间道路也开始堵车了;二是农村的“穷”,有些农村经济上欠发达,还有不少村子房子空了、院里长满荒草,农村的留守老人变得多了起来。有人惊讶于农村的富裕,也有不少城里人因农村的“穷”生出哀伤。 这些文章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并关心农民,不失为好事。不过,其中也有怎样认识和看待农村变化的问题。笔者认为,看待当前农村变化,要有多个维度,不能局限于一地一村、一人一事。 城镇化是我们认识农村的大背景和总坐标。城镇化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必然带来人口的重新分布。这种重新分布既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中心城镇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乡村人口减少乃至个别村落消失的过程。一些位置偏远且人口稀少的自然村,走出去的人渐多,慢慢也就荒芜了。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看到熟悉的场景,望着刻满童年记忆的住所,免不了有些怀旧的落寞。但理性地想想,祖祖辈辈在这里点煤油灯、爬山砍柴、挑水做饭的人们,如今搬进了城市或集镇,用上了天然气、喝上了自来水,我们难道不应该由衷地高兴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城镇化过程必然带来农村衰败,其中涉及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个别村落的变化泛化为对农村形势的判断,更不能把个别农户的变化简单归结为农村的整体衰落。 看待农村的新变化,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笔者曾到地处大别山的一个农村调研,600多口人的小山村,常住人口不足60人,村子里到处是静寂的院落和闲置的老屋。一位农民说,看到孩子们在外边比在这里过得好,也就高兴了。毕竟,从农村走出去的大部分人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我们也就必须积极看待农村“人去哪儿了”的问题。 看待农村的新变化,必须站在农民的角度,体会农民的感受。农民不应该仅仅是田园风景中的符号,而应该是向往幸福生活的主体。“水田陌陌飞白鹭,耕牛悠悠伴夕阳”的田园景色固然让人留恋,但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那样的穷日子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节假日到乡下,只有沉下心来体会农民生活,让情感与农民贴得更近一些,才能真正感受到山水背后那令人振奋的变化。 城镇化改变着城乡布局,泥土中长起来的乡土文化和血缘纽带因此遇到了新挑战;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农村也遇到了很多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难题只能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得到解决。城里人到农村去走走看看,感受农村的变化,给农民带去大城市气息和现代文明的元素,这是农民需要的,也是催生农村变化的因子。但农村发展需要耐心,需要城市的反哺!节日怀乡不必“羌管悠悠霜满地”!(魏永刚) |
相关阅读:
- [ 02-17]“攀比购车”别带上“农村”的老梗
- [ 02-17]农村“攀比”买轿车,何错之有?
- [ 02-17]别戴有色眼镜看农村“负债买车”现象
- [ 02-17]农村新春“豪赌”背后是怎样的故乡沦陷
- [ 02-16]不让农村春节成为“赌节”
- [ 02-16]城乡差距是农村“妻荒”凸显的主因
- [ 02-16]农村春节“豪赌成风”是年味的迷失
- [ 02-16]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