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应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

2016-03-08 13:53:46 包骞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市民学雷锋“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近五成市民“怕被人误解,遭人非议”。自身能力不足、时间不够等也成为影响到人们学雷锋的因素。

雷锋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不断向前,然而就在学雷锋热情不减之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顺口溜在坊间流传。对雷锋精神的误解和对社会道德环境的曲解,影响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现状的正确认知。以至于有人声称,雷锋精神过时了。

也有不少人感慨,不是不想做好事,而是不敢做好事,这正是目前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其实,所谓的“扶不起”现象,终究不是社会的主流,做好事可能遭遇的风险,也只是少数人实施道德讹诈产生的负面影响。

学雷锋不是一阵风,而是蕴含在久久为功的日常实践中。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传承雷锋精神需要寻找雷锋精神新的实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呼唤人们多一点奉献意识,多一些服务理念,多一颗爱人之心,只有营造起人人向善的氛围,学雷锋才可以持久,雷锋精神才能永葆生命力。(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