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并致力于“鸡蛋里找骨头”的职业打假群体,虽则在普通人看来有些“另类”,但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和持续用力,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步伐。基于这样的认知,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们或可抛弃过往有些人偏执的“唯动机论”。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让消费者维权变得更容易。如今的王海好像不如当年那个一直在呐喊和战斗的“打假偶像”,越来越多职业打假人出现,消费维权进入常态化。当网购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后,已经开始有职业打假人专磕电商。(3月14日《成都商报》) 说到打假,不能不提王海,自1995年成为“打假第一人”,他至今仍奋战在打假一线。当下,随着更多职业打假团队的不断涌现,王海似已风光不再,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20多年来的打假维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王海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利益驱动之下,企业制假贩假售假并没有绝迹,随着电子商务、网购的快速崛起,有时手段更趋隐蔽和复杂,而这,恰要求我们的打假者(不只是利益遭受侵害的普通消费者,更包括大量的职业打假团队)与时俱进,练就金睛火眼,在打假的手段和方式上更有“技术含量”,在打假意识上更要谨遵“法治”思维和底线。 我们欣喜地看到,事实上,在与诸多无良企业及数不胜数的网商的博弈较量中,我们的职业打假斗士也在成长进步。比如消息中提到的“专磕电商”的刘艳青,半个月内起诉了30多个案子,居然都是和网购有关的。就连过往致力于传统领域的王海也宣称,“今年不排除去打网红、打微商。”很显然,欲想在这个新领域成功打假操作,不对相关法规政策深钻细研、不对各类商品特性深入了解、不掌握专业的网络取证技巧,胜算几乎为零。 此外,职业打假人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热衷台前走向甘愿幕后,从高调喧哗到低调安静,从单打独斗专注个案到系统思考团队解决,从追名逐利到与服务社会兼顾,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维权,不论在不同阶段他们以何种姿态示人,都在客观上作用于社会痼疾,时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最大的可能挤压着制假售假者的生存空间。 规范、成熟的市场离不开诚信,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样离不开诚信,而擅长并致力于“鸡蛋里找骨头”的职业打假群体,虽则在普通人看来有些“另类”,但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和持续用力,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步伐。基于这样的认知,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们或可抛弃过往有些人偏执的“唯动机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