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别让凑数问责污染“廉政指数”

2016-04-06 16:43:42 薛家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存在“只闻雷声、不见下雨”的现象。甚至,有的地方在问责上有“凑数”嫌疑,把不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事项也统计在内。

问责凑数,表面看只是一些地方好大喜功,但仔细品味,实则后患无穷。首先,问责凑数会衍生“虚假清廉”,误导舆论。问责通报是外界观察一个地方执纪是否从严的重要窗口。一些地区故意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解剖,其实是变相掩盖真实的大问题。试想,连一些不属于问责范围的小问题,都“小题大做”,严厉问责当事人,岂不给人执纪从严的假象?如此,真问题就可能被虚假清廉掩盖,逃避外界的监督。

凑数问责还会污染“廉政指数”。从严执纪贵在一把尺子量到底。若尺度不一、厚此薄彼,就会让规矩和纪律失去刚性,让从严治党流于形式。一般干部白吃个苹果,当然不对,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足矣,何必上纲上线。而比之更严重的,官员公款吃喝、公车超配、办公用房超标等问题,监察部门却视而不见、“为尊者讳”。如此,“廉政指数”岂不严重污染、走形?(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