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移动医疗APP有诸如“打赏”“送心意”“送虚拟礼物”等功能,患者可以通过现金或积分购买虚拟礼物“打赏”医生,而所得均归医生个人所有。(9月21日《信息时报》) 所谓医疗APP上的“求打赏”“送心意”,就是在患者结束咨询,得到医生的满意解答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是否向医生送心意”等选项,如果患者点击“是”,就会进入一个新的界面,里面有各种虚拟礼物可供选择,当然这些虚拟礼物都是需要现金支付的,而后台的医生可以把这些虚拟礼物进行变现,收入归医生所有。而“打赏”则更加简单直接,就和现在微信文章的打赏功能一样,患者选择打赏额度,现金直接进入医生的口袋。 在这一形式引发网友质疑以后,有医疗APP的负责人表示,“打赏”和“送心意”均出于患者自愿,不存在索要的行为,“这是患者对医生的感谢,并没有任何的强制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既然这些医疗APP都是付费咨询的,说明患者已经为自己享受的咨询支付了费用,现在还“要心意”“求打赏”,是不是有重复收费之嫌?二,现实中患者对医生收取红包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有些人还是愿意去送,无非就是花钱买心安,那么在医疗APP向医生“送心意”和现实中给医生“送红包”,又有什么区别? 而在众多接受采访的医生看来,目前APP中的“付费咨询”“在线付费视频”和“自定诊金”在一定程度上已肯定医生的价值,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而平台又弄所谓“送心意”,实际上是“画蛇添足”“好心办了坏事”。既然患者和医生都对这种“送心意”“求打赏”表达了反感和质疑,也充分说明这一功能的不合时宜,这是需要各类医疗APP管理和经营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APP能否得到良性和健康的发展。 尽管我们知道医疗APP的核心资源就是医生,但留住医生的方式有很多,而不能仅仅依靠红包意味浓厚的“送心意”“求打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