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共享单车的核心是建立“信用”

2017-03-17 09:53:09 盘和林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3月16日,ofo宣布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将开启共享单车的信用免押模式。凡上海地区ofo的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无需交纳99元押金,即可享受ofo的骑行服务。这意味着,共享单车的龙头企业ofo将尝试告别“押金模式”,推行“信用模式”。(人民网 3月16日)

近两年来,滴滴、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来势汹汹,成为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就连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都专门强调,2017年政府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共享经济在经济增长、绿色环保、惠民便民、灵活就业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非凡的贡献。

但共享单车被破坏、乱停乱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前不久共享单车以巨额押金为特征的“押金模式”,经央视报道后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与担忧,因为共享单车“押金模式”会给消费者、社会带来一系列的类金融风险。笔者认为,共享单车“押金模式”表面上是平台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隐患,但实际上折射是共享单车发展的核心困境,即产权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带来了特殊控制权新的挑战,而“信用免押模式”是破题共享单车“陌生人且不见面的交易”问题的核心。

2月下旬,央视披露了共享单车的“押金盈利模式”。以摩拜为例,去年12月活跃用户量已达313.5万人,每月活跃用户押金总额超过9亿元。有人测算过,共享单车收取低廉的租赁费用最终可能是亏本或微利,押金和预存费用成为其重要盈利模式,难怪有人惊呼:你以为共享单车是租赁行业?其实人家是做金融的。

这种担忧事出有因,毕竟 “押金盈利模式”,对消费者或是社会而言,是一个高风险模式。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动产,占有即为所有,一旦收取就可以自由使用,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以外。目前共享单车押金监管还属于空白,甚至没有第三方监管,平台公司用于投资或理财等风险收益,或是公司临时资金周转。但出现资金断链、卷钱跑路等情况,必然导致押金退还兑付危机,从而侵犯到消费者利益。

但客观地说,若是把共享单车所谓的“押金盈利模式”置于恶意破坏、违规停车等不良事件的视野之下,又有其合理性。这是因为,从传统的民商法角度来看,“押金”具有担保性质,其目的是确保单车租赁使用人正当合理使用,并在出现自行车毁损情况下优先“受偿”。“押金”所产生的理财收益、利息属于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即归平台公司。在民法规定上,“押金盈利模式”没有问题。

从共享经济的特征来看,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的新的产权模式,可能带来一定的破坏性,而解决解决新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其核心就是建立“信用经济”。之前的共享单车的“押金模式”本质上说,具有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共享经济的思维,但“押金”仍是传统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这好比是一个由共享经济思维驱动的“大脑”,却还是高度依赖“押金”这一传统经济的“大腿”来发展。这样一来,共享单车必然会被传统经济的“大腿”束缚住发展之路。

因而,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要想发展,必然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打造“信用经济”。ofo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利用信用积分(达650分以上)开启共享单车的信用免押模式,信用积分是当前颇受市场认可的信用评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共享单车在内的共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广被提及的例子是:去年3月,芝麻信用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患者不需缴费,可在医院挂号、诊疗、检查检验、取药,之后再付钱,平均节省患者60%的就诊时间,缓解了排队付费难的问题,而且一年来,没有出现一名患者违约。

总之,共享单车包括押金等社会不合意问题,必须以“信用解锁”来解决,只有建立以“信用”驱动为核心的共享单车,才是名副其实的共享经济。因而,如何构建企业与政府联动的信用体系、完善全国信用共享平台、政府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戒等,更是任重而道远且刻不容缓。(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