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跨出二手奢侈品的消费漩涡

2017-04-14 18:56:49 斯涵涵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二手奢侈品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州市区二手奢侈品门店至少有30家。记者走访发现,这些门店销售的商品真假难辨,且大部分商家不提供退换货服务。(4月14日 福州晚报)

二手奢侈品门店仅福州市区至少有30家,真有那么多二手奢侈品需要转手吗?

再来看看其交易“行规”,二手奢侈品店主需靠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九成新的商品售价均为正价的五折;集奢侈品鉴定、回收、护理、代购业务于一体,还可以开具鉴定证书。看上去价廉物美的物品,价格非常划算,大概是二手奢侈品店生意兴旺的原因。

然而,常言道,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购买二手奢侈品需厘清几个问题:其一,现在奢侈品鉴定师仅服务于商业机构,商业机构只服务于自己的客户,不向普通消费者提供服务。即二手奢侈品店常常自夸的“支持专柜验货”,其实是不成立的,他们开具的鉴定证书,和专柜品牌方无关,简言之,这种没有含金量的“鉴定证书”,纯粹是在自欺欺人。

其二,二手奢侈品店没有售后服务,商品卖出后,不提供退换货等服务。二手奢侈品高达几万元,却是一锤子买卖,其质量难以保证,在购买前值得打个问号。

中国旧货业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较大的二手奢侈品门店已达2500多家,年交易额超过80亿元。据透露,该工作委员会鉴定中心鉴定的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途径购买的奢侈品,60%左右都是假货。

奢侈品假货如此猖獗,暴露监管盲区,据了解,国内目前尚无奢侈品鉴定行业标准,监管也处于真空状态,奢侈品鉴定领域缺乏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消费者买到假货后“鉴定无门、维权无力”,监管部门执法无依据,让不法商家钻了空子。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奢侈品鉴定系统,消费者没有正规途径得到品牌方的鉴定报告,买到假货后也很难维权。《新消法》保护消费者的种种规定,在奢侈品消费领域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二手奢侈品交易兴隆也折射出一个消费误区,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属于非生活必需品。当下,奢侈品被赋予了诸多非正常的附加值,成为炫耀财富、显示身份的“富人道具”,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崇拜名牌,不懂得理性消费,甚至知假买假,只为了面子上的好看,实属不该

整治“奢侈的假货”,建立奢侈品鉴定系统,完善相关法规,切实落实《新消法》,根治假冒伪劣的产业链条,强化监管刻不容缓。而广大消费者也要跨出二手奢侈品的消费漩涡,理性消费,增强专业知识,既要看到奢侈品的光鲜亮丽,也要警惕其间潜伏的滚滚暗流。

精彩短评

“二手市场” 离不开部门监管

二手奢侈品并非“法外商品”,更不是什么特殊商品;无法提供鉴定服务、不提供退换货服务的销售行为都涉嫌违法。工商执法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应该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及时遏制二手奢侈品销售市场鱼目混珠的乱象,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应介入,及时揭露二手奢侈品销售行业的侵权行为,充分发挥职能监督作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刘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