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共享鼓浪屿申遗成果 保护与传承是第一要义

2017-07-10 18:17:42 谢晓刚 斯涵涵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网络资料图:鼓浪屿遗产建筑洋人球埔旧址 来源:鼓浪屿申遗网

北京时间7月8日23:10,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雅采克·普尔赫拉先生(Mr. Jacek Purchla)敲下小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7月8日 福建日报)

鼓浪屿申遗成功,保护仍需努力

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表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及其保护管理的认同与肯定,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是巨大的荣誉。

鼓浪屿申遗成功后,我们要用敬畏的眼光去对待这笔财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是中国一处独特的、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发展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和中外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历程的活态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坚韧的文化根基和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包容、吸纳与发展。

申遗成功,是历史文化保护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首先要思考如何以保护“鼓浪屿”为前提,不能让申遗成为遗憾,其次才是继续挖掘其商业价值。唯有这样,方能让鼓浪屿这笔“人间共同的财富”更好地为世界所知,造福子孙后代。[详细]

传承世界文化遗产,看数量更要重质量

鼓浪屿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不仅说明我国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也表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民族精神资源的珍重,可喜可贺。

然而,从网民的反应来看,部分留言中出现“又可以借机涨价了”“人山人海”“商业味太重”等字样,道出我国申遗工作“申遗”后重开发、轻保护,甚至过度开发的尴尬现实。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这个第一,应该成为对世界遗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佳契机,牢记“申遗是为更好地保护”的初衷,全面提升保护意识和传承水平,建立健全“入遗”项目保护传承制度,使保护世界遗产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世界遗产文化,看数量更要重质量。战胜滚滚利欲,守护好高质量的世界遗产文化,才无愧于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这个称号。政府长远深厚的保护责任、公民对自然生态与优秀文化的敬畏与捍卫,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初心与奋斗,一个都不能少。[详细]

精彩短评

申遗成功 切莫变成“遗憾”

世界遗产是大自然或老祖宗留给国人和全世界的宝贵资源,具有公共性特征,因此它本来就不该成为牟利工具。对于“世遗”而言,传承发展与保护,往往是难以理顺的关系,为了短期利益饮鸩止渴,过度的商业开发会对遗产的保护造成很大伤害,让“申遗”变成“遗憾”。(胡建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