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方能摆脱网络“漩涡”

2018-05-29 17:34:49 杜建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触网”呈现出更加低龄化的趋势,很多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不仅浪费大量时间、金钱,还影响健康和学习,这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界人士和专家表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要治标还要治本,在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行为的同时,要让学生的“精神需求”在现实中得到满足。(5月29日 东南网)

互联网时代,“触网”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沉迷网络的绝不仅仅是中小学生,即使自控能力强的成人又如何?明乎此,我们对于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需要理性看待,在引导其正确上网行为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背后隐藏的“精神需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当孩子渴望亲情陪伴,要和你一起玩游戏时,你可能就会用手机来敷衍他,“玩手机去”,有意或者无意,孩子的亲情需求只能从手机中才能获取。当孩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追根刨底的询问,你已经失去了耐心,“问百度去”成了你的口头禅……长此以往,网络代替了亲情,冰冷代替了温度,最终在孩子的心中,网络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家伙”。何况,孩子身边还有那么多“示范”。家长不也在沉迷于手机吗?

孩子正常的“精神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形成了“精神需求”的洼地,便会出现网络“漩涡”。而“漩涡”一旦形成,孩子便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作为家长,再想救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恐怕是难上加难。因此,要使学生躲开网络“漩涡”,还需要从如何填平“精神需求”的洼地入手。

首先,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填平“情感洼地”。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人。要形成有效的情感陪伴,要真诚沟通,要为孩子树立模范榜样,父母的作用无何替代。唯家教到位,亲情补位,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就学校教育而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填平“知识洼地”。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要明确,完全禁止不是办法,防的结果只能是“川雍而溃,伤人必多”,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引导上。

说到底,网络只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工具。解铃还须系铃人,“精神需求”的问题还需要精神食粮来满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