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融资将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 从经济学角度看,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加,所对应的投资收益也将随之增加。小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较高,投资风险大于大型企业,投资者将其作为投资标的,会要求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这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然而,资金具有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投入小微企业的资金边际效应远高于大企业,所以边际产出也会更高,对经济体系的整体发展更有利。因此,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有必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在3月10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指出,要从货币政策、金融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首要任务就是在现有融资渠道内,优化当前的融资方式。 目前国内融资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是主要的融资中介。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关系。虽然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处国际高位水平。银行作为吸收居民存款、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中介机构,在国内融资市场占据核心地位,掌握着企业融资的命脉。 首先,要让银行“敢贷”。 由于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所处的重要位置,控制银行体系的风险是中国防控系统风险的重要工作,因此,国家对银行坏账率等指标要求较高,银行不愿承担“贷款难以收回”的风险。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银行更愿将贷款发放给资质更好、规模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国有大型企业,而不敢向风险较高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明确的标准,督促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投资力度。例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还可以改革现有银行绩效监管考核体系,将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状况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打消银行给小微企业放贷的后顾之忧,刺激银行对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其次,要让银行“会贷”。 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如何保证银行贷款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策略和智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让所有小微企业都先活着,更要考虑如何让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发展得更好。 银行向企业放贷,不提倡盲目的“大水漫灌”,这样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给金融体系带来较大风险。笔者认为,对小微企业应当进行“差异化扶持”,杜绝“平均主义”。对于那些存在一定规模效应、可产生较大环境污染的企业,国家应当对这类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性疏导,引导这些小微企业并入大型企业,集中产能,提高效率。对于那些高科技小微企业,国家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从融资倾斜到适当减税,以达到“精准发力、落实到户”的效果。同时,可拉长政策服务期限,防止盲目放贷、突击放贷的情况发生。另外,还可设立一些小微企业创新激励制度,将自主创新成果等作为评判标准,给予不同类别的融资优惠。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需要在优化现有融资模式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强化内功,兼顾市场各方利益。既要让银行“敢贷”,也要让银行“会贷”,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盘和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
相关阅读:
- [ 03-13]高雄拼经济 预计5亿台币农渔产将包机直送大陆
- [ 03-13]“单身经济”催生新消费 日用品刮起了“Mini风”
- [ 03-12]京闽连线: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发展实体经济
- [ 03-12]【全国两会地方谈】为实现实体经济强国梦贡献支撑力
- [ 03-12]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向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