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大手拉小手”背后的“内循环”发展新路径

2020-07-20 08:50:37 作者: 何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泉州市工信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泉州市全力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协作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全市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实现产能对接310亿元,一大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有效订单。

当下,在泉州,这种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产能对接,被形象地称为“大手拉小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订单充足的大企业、品牌企业,将部分终端订单或者配套产品订单,转移给中小企业。

众所周知,泉州是福建省传统制造业重镇,也是国内的民生消费产品大市,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泉州有着一大批的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然而,纵观泉州的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众多是一大特色。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是泉州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消费市场陷入低迷。在出口不振的背景下,不少泉州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面临有效订单不足的困境,亟需政策扶持。

客观地看,泉州的品牌企业,有一个较为有利的特点——内销为主。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由于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内市场恢复和重启速度十分快。而与中小企业订单不足相比,内销为主的众多泉州品牌企业,由于掌握终端销售链,订单充足,开始出现自有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些手握重磅订单的泉州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由于成本、销售半径、战略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经常舍近求远,将订单提供给省外的企业进行贴牌加工和配套生产。

有鉴于此,泉州市工信局制定下发《2020年泉州市疫情防控期间产业集群协作配套专项申报指南》,鼓励龙头企业与本地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泉州下辖晋江、南安、惠安等县(市、区)也及时推出新举措,引导本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就近产能对接,成效显著。

这种产能对接,利好十分明显——

首先,泉州本土的大企业、品牌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往往知根知底,信息相对对称,就近对接,可直接减少物流成本;再者,对接过程中如产生质量控制、定价纠纷等问题,也可就近解决。加之这种产能对接,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牵头、搭台,容易增进企业间的互信,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参与产能对接的本地中小企业,全部经过严格筛选,其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员工技术熟练度等诸多指标全经相关部门把关,完全具备为大企业和品牌企业配套对接的能力,大企业完全可以放心。而且两者合作,有利于全面提升“泉州制造”的标准化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泉州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再次,从中小企业的成长角度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产能对接后,大企业往往派出相关人员,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有效指导,这对于中小企业的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借助大企业的平台,假以时日,这些中小企业未来可期,或可成长为“大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然不可小视。泉州倡导大小企业进行产能对接,本质上是一种“内循环”的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我们乐见这一路径能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泉州企业和泉州经济对冲疫情影响,带动产业经济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