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职业“上新”,更需上心

2020-07-24 08:35:27 作者:潘抒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9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服务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此次还发布部分职业发展出的新工种,比如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即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这批新职业新工种,因充满时代感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第三次更新职业目录。梳理这三次发布的职业信息,再结合此前多次动态调整来看,话务员、排版工人等曾经吃香的旧职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则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换句话说,职业目录有进有出,新旧职业交替明显。

职业“新陈代谢”,是时代变化下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结果,且新职业新工种朝着数字化、技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呈现出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领域的趋势。以此次发布为例,当“宅经济”及互联网产业风起云涌,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自然应运而生;当数字技术影响日渐变大,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被纳入目录就水到渠成;当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满足特定需求的职业出现亦是大势所趋。

芳林新叶催陈叶,新职业新工种层出不穷,职业谱系由此日渐丰富。这不仅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还开辟了就业空间,扩大了就业容量。对于求职者来说,关键要提高对新职业新工种的认识和理解,把握其不断涌现背后的发展趋势,将个人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持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从而实现从容就业。更重要的是,树立知识与技能为重的就业观念,在新旧职业的迭代更新中打破“铁饭碗”束缚,各自在不同赛道充分施展才华,发挥自身价值,提升成就感与获得感。

新职业新工种赋予从业者尊严。以电子竞技行业为例,从业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如今经“正名”,电子竞技员成为正式职业,获得社会认可。当然,新职业“转正”只是第一步,还需有配套技能评价标准和管理体系。人社部门应联合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等,科学合理构建工资待遇、五险一金、职称评定等薪酬保障和人才评价体系,打通新职业从业人员晋升发展的通道。唯有建立可上可下、优胜劣汰的标准与体系,才有利于新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职业目录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新职业的出现与产业升级转型息息相关。对于城市来说,这既带来了新机会,也带来了新竞争。实际上,无论带货主播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身份被引进上海、快递小哥李庆恒被杭州市政府评定为高层次人才并获百万元购房补贴,还是城市抓住机遇发展大数据产业,都体现了主动求变的积极性。可以说,谁更先把握住新职业背后产业升级的趋势,革新观念,用包容的心态拥抱变化,谁就能保持领先,或者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各类新职业随着新经济发展而不断涌现,不少非全时制的新职业在工资福利、行为规范、劳动保障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标准和规则,存在诸如超时工作等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就此而言,有关部门还应及时在行政、立法、司法层面跟上新型劳动关系调整需要的步伐,根据新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各类风险,及时出台监管细则,保护好从业者和消费者权益,维护好新的经济秩序。

福建省数字产业建设起步早,成效显著。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抓住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有关部门思考。(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