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地评线】东南网评:“家庭档案”是一本时光里的“小康账本”

2020-09-03 09:32:05 作者:婧蓝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1959年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26.5元,如今每月退休金5341元;过去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要郑重其事详细记录,如今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商品已不再作为家庭重要支出项目……翻看一本本“家庭档案”,河北省滦州市79岁的骆宗明老人禁不住感慨“今非昔比”。

骆宗明是滦州市一名普通退休干部。从1959年开始,他一直保持着记录家庭大事小情的习惯。60多年来,他记录了388本“家庭档案”,摆满了客厅里的一面书架。“记账”是很多普通管理家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够通过家庭记录的大事小事看到“资金流”的变化,也能够更好地开源节流,这也是一种细腻的生活方式,也是幸福生活“蝶变记”。

家庭的“独家记忆”,是小康之路的时代书签。每一本家庭账本都记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是一个“小家”的事情,但是小家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命脉是紧紧相连的,国家好了,每一个家庭才会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些档案是我们家庭的‘独家记忆’,同时也是咱们国家发展变迁的‘国家记忆’。”骆宗明说。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独家记忆”,这是对家庭变化的记忆,这是对国家成长的记忆,这更是中国越来越来好的“时代书签”。

家庭的“改头换面”,是小康之路的奋斗缩影。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一致追求的事情,为了“安居梦”“幸福梦”,他们矢志不渝地奋斗,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和幸福。“从破草房、土坯房到砖瓦房,从吃不上饭,到现在为身体发福而减肥,点菜都被饭店提醒‘别摆排场’。”吃饱穿暖,住进新房子,这些曾经奢求的事情,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家庭的巨大变化背后,是我们一路奔向小康的奋斗缩影。

家庭的“收入曲线”,是小康之路的幸福见证。“钱袋子”丰盈,群众的底气才足,幸福感才强,想买什么就能买得起。骆宗明指着曲线图说,从1959年参加工作到改革开放前的19年间,他的工资一共涨了3次,平均每次涨幅不到7元钱;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他的工资涨了31次,平均每次上涨约170元。“收入曲线”的一路攀升,正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底气不断增强的表现,不断增加的工资金额,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幸福的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不忘初心,一以贯之。60年的“家庭档案”,也是一本“国家账本”,既承载着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变迁的记忆,也记录着国家发展腾飞的轨迹。民生新期盼,发展新目标,改革新指向。站在新时代,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以革命精神推进改革,让国家更富强,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才能够让民生答卷越写越好。(婧蓝)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