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看海”不再现,亟须提升“智”理能力
2021-04-27 08:45: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新城区不再现“城市看海”;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有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国有超过360个城市都遭遇内涝,“在家里看海”“喜提内陆海景房”等,成为网络上的调侃和戏谑表达,这提醒城市管理者必须做好城市内涝治理这道必答题。 一场暴雨,导致不少城市多处“涝灾”,交通受阻,甚至小区居民家进水。这样的新闻每年屡有发生。诸多“水事”,忙坏政府热线,也忙坏了市政应急抢修部门。与其出现“涝灾”时忙得不可开交,不如未雨绸缪,着眼长远,重视城市内涝治理能力建设。如今,从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到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管理水平,再到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实施意见》从三个重点方面做出了针对性部署,并设定了提质见效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无疑为打赢城市内涝治理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 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城市扩张挤占河湖、扰乱水系,加之排水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网欠账较多,导致内涝频发。因此,要确保汛期城市安全,就要针对不同积水诱因开出“验方”,同时亟须将城市排涝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一盘棋中来,在提升“智”理能力上着力,建立起城市防汛立体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以及指挥控制系统,最终让“城市看海”不再现。 首先,要强化城市排涝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建设。实现重点排涝泵站实时水情、雨情、运行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查询,对城区所有泵站运行及所有易积易涝点积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系统的监测数据,市政人员可以提高道路应急排水的效率,有效抵御突降雨水对城市的影响。通过对排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最终形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信息化城市排涝应急体系。 其次,要开展城市排涝指挥控制系统建设。最近几年,很多市民都有相同的感受,遭遇短时强降雨时,城市道路上、老旧小区内、铁路涵洞下,积水成灾的情况比较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排涝泄洪能力不足、反应缓慢。而建设城市排涝指挥控制系统,正是解开这道难题的新尝试。可以说,城市排涝指挥控制系统,是“智慧排水”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远程控制比人工现场控制更为快速灵敏,这也为实现泵站无人化管理打下了基础。通过远程控制,可对河道泵站日常管理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警和报告。比如,监控人员只要通过后台系统平台,即可掌握全部泵(闸)站运行情况,不用再一个个泵站跑,一个个电话问。在远程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泵(闸)站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相信也会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强降雨不仅检验一座城市的抗涝排涝基础,更检验管理者对城市的规划和“智”理能力。只有不断完善城市排涝设施,给城市排涝插上“智慧”的翅膀,才能提升排涝减灾能力,交出一份城市汛期安全的合格答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