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题”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2021-06-21 08:31: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当下,“每月一题”成为北京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热词”。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创新推出的一种工作机制,针对梳理出的27个高频难点问题,每月围绕1个主题、选取2-3个具体问题,听汇报,明责任,搞研究,提措施,督全程,解问题。(6月19日 人民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北京市委市政府创新推出“每月一题”工作法,厘清了基层治理中“面子”和“里子”关系,让尚处于隐患期的矛盾“消解于无形”,化解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开辟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是北京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之举,值得推广。 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每月一题”锁定“一”这个起点,把脉深处、提级响应、高位推动,建立一套机制,将问题“连根拔起”,彻底解决一类民生难题。不仅提高了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命中率”,为基层减负,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每月一题”以问题导向入手,发扬担当精神,专啃“硬骨头”,实行三级联动,对简单问题,及时高效解决;超越基层事权的复杂难题,提请上级协调解决;老大难问题,专项小组专题解决。每个民生难题都有一个部门牵头负主责,由“一把手”亲自抓,提级响应、一把手负责的改革创新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更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好不好,作风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从“垃圾清运”,到“房产办证难”,北京“每月一题”重点解决的都是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着眼于把“小事”一项一项解决好,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乡”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更构建干群的“连心桥”。 当然,“每月一题”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可能解决好基层治理中所有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建立健全将问题化解在基层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每月一题”看似“小举措”,实则关系“大民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期盼涌现出更多类似“每月一题”的务实创新举措,让矛盾化解决在基层,实现‘未诉先办’,用心绘就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同心圆”,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王鸣镝)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