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就业形态要注重“双向友好”
2021-08-23 09:52: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在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公布了“降低网约车平台企业过高的抽成比例”“适当放宽配送时限”“外卖小哥等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等一揽子政策,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当前,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交融渗透,加之后疫情时代“无接触经济”的产业变革异军突起,基于共享理念、互联网平台带动的新就业形态正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带货主播、外卖配送员、共享设计师、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跳出”传统行业,更加灵活自由地成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据《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达8400万人,其中有大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概念以来,连续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要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足见国家对新就业形态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一方面,新就业形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日益成为新增就业“蓄水池”、创新人才“培养箱”、动能转换“驱动器”、现代生活“嘉年华”,正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物质文化需要。但在另一方面,《生鲜巨头争夺社区菜篮子,菜市场会不会消失》等话题屡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正呼唤我们加快解决效率与公平、平台发展与权益保护等问题。 新就业形态是近些年才逐渐崭露头角的新事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新”:从理念、范式到运维、监管,可谓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总是需要完成一个萌发、探索、发展、成熟的“生命周期”。引导新就业形态在其“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警惕“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全方位地从硬件设施、政策供给、监管手段、行业自律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社会、平台企业、从业人员等共治共建共享,真正实现发展新就业形态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双向友好”“多方共赢”。 站在平台企业的角度,要着力弥合“老办法”与“新形势”之间的空隙留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稳定政策预期,早日为平台和商家一门心思谋发展注入“强心针”、吃下“定心丸”。同时,站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角度,针对采用众包、业务外包等方式下的劳动关系不明晰、权益保障有欠缺等问题,要坚决落实《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规定,注重听取劳动者、“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督促平台企业制定和完善劳务用工、订单分配、抽成比例、算法规则等运维机制,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补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技能培训、企业民主管理等短板弱项,切实解决一批反映强烈、深层集中、关涉长远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与法治实践同频共振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肖迪)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