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应当让公众听得懂看明白
2022-01-06 10:37: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通俗性、实用性和服务效果,中国气象局近日印发《气象地理区划规范》和《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业务规定》,强化气象服务用语地理区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1月5日《中国新闻网》) 尽管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到天气预报详细信息,电视天气预报类节目的作用正在减弱,但仍有不少观众还是通过电视了解气象信息。尤其是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气象栏目,由于其提供的气象信息权威、准确,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与追捧。 可是,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天气预报中部分模糊难懂的地理用语,是公众理解气象预报的最大障碍。譬如,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华西、黄淮、江淮、江南……这些地区到底指的哪些省份?具体指的又是哪些地方?除非专业人士,大部分人会被弄得一头雾水。 基于此,国家气象局隆重出台了《规范》与《规定》,纵观这两项公共政策,可谓亮点多多:一则,让充满“迷惑性”的地域术语,变得清晰易懂起来。譬如,“华北北部”变成“北京西部’,”江南”变成”江苏南部”。二则,气象服务产品细化到市县,乃至具体地点;三则,地理用语变得更加简洁、全面、概括性强。譬如,涉及省份较多可采用简称,如“京津冀晋豫鲁等地”。此外,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制定本地气象地理区划规范,并实行备案制。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这项制度安排的全面实施,不仅会让地理用语更加精准,易懂,也会让拉近气象服务与公众间的距离,从而让气象服务产品更加接地气。 当然,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产品内在“品质”,不应局限于地理用语的改进与提升。这就要求气象服务工作者,在提供气象服务公共产品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气象领域的术语老百姓应当懂,应当明白,而应当为那些非专业人士与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打造成用寓教寓乐的表达方式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播报,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需求。 作为普通老百姓,也要做个用心人,认真学习,掌握基本气象知识,具备基本的气象素质,惟有两者双向发力,天气预报才能真正让公众一目了然,听得懂,看得明白。(吴睿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