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让更多医务社工发光发热

2022-04-08 15:30:35 作者:吴旭涛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期,福州有越来越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出现在市民身边:在鼓楼区洪山镇金牛山社区居民的家庭养老床位前,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为老人进行简单健康检查、辅助开展康复锻炼;在福州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具有医务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为因疫情心理紧张的市民缓解情绪……

医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等相关领域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有关的问题。与其他志愿者不同,医务社工更具备医务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被称为“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

医务社工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他们可以协助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弥合医患间难以形成互动的空白;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援助、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另一方面,医务社工还可以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帮助解决临床诊疗以外的如资源链接、社会适应、出院转介等问题。

然而,当前医务社工的发展还存在局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爱民指出,如果按照每500张床位配备一名专职社工估算,全国至少需要1.76万名专职医务社工。但全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医学院校不足20所,潜在需求缺口较大。同时医务社工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岗位设置、晋升路径等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福建省医务社工近年刚引起关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需求的加大,弥补这一缺口,需要解决在哪里培养,如何发展的问题。已有不少专家呼吁应加强教育培训,鼓励培养同时具备医学知识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双管齐下:由院校的医学院系和社会工作院系联合,共同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或专门设置医务社会工作系,设置单独的招生计划;同时,依托继续教育“让社工懂医务”,对转岗补充到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人员开展专业教育,建立贯穿全职业周期的继续教育体系,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具有更强的医务服务能力。

随着“健康中国”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在我省各地不断探索推广,医务社工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社会应该关注医务社工的发展路径,相关部门要在现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认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医务社工资格准入、绩效考核、薪酬指导标准、职称晋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医务社工发光发热。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