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咬文嚼字一样有必要
2022-04-29 10:23: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一名读者致电求助:自己经常用微信,是“微信帐号”还是“微信账号”,希望记者向专家求证给个准确说法。记者注意到,除了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等网络平台多次用到“帐号”,而有些网络平台则用的是“账号”。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回复是:过去写作“帐号”,现在正确的写法是“账号”。(4月29日 《武汉晚报》)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在网络时代,词能达意就好,咬文嚼字太麻烦。毕竟朱熹在《集注》都说:“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我们既然能适应“火星文”,为什么对“帐号”与“账号”紧抓不放?实际上,在文字爆发的当今社会,一字一句皆蕴含庞大的语言力量。确保APP不用错字,既是对用户的尊敬,也是对汉字的尊敬,还是对网络发展的尊敬。 不可否认,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网络时代,众多网民习惯一目十行,“一字之别”影响不大。甚至有段子说:“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某些特定背景中,似乎逐词逐字推敲,反而不利于网络文化极速创作,不符合快餐化阅读的氛围。在“效率至上主义”的影响下,“帐号”与“账号”之别也就被人刻意忽视了。 实际上,越是讲究效率,“好好写字”愈发重要。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微信月活用户近乎10亿。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深度融合,线上的错字别字会被带到线下。过分追究简单省事,不良习惯就被扩散推广,语言能力逐步劣化,文字误解逐渐增多,进而失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机会。 其实,我们的目的不是消除错字别字,而是更高层的严谨细致。时下AI、大数据兴起,未来任何人都离不开程序生活。而编程的思维即是精准的思维,只有用词严谨,才能传递足够准确的信息,才能避免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流散、放大、偏离。倘若在未来,汉字将成为中国人编程的“程序语言”,用错“帐号”则意味BUG频现。 说到底,我们需要纠正的不只有“帐号”,还有与此类似的“将错就错”。在网络时代,咬文嚼字就该更多更频繁一些。希望各类App运营机构能积极吸取大众的意见建议,在用词设计上积极提高严谨性与精确性。为大众营造一片精准高质的网络空间氛围。(严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