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2024-01-02 09:04:31 作者:陈佳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连着人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实现人民利益而奋斗,始终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开展民生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群众对生活的期待不断提升,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如此才能保证民生建设的可持续性,也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实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因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的就业,尤其要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换衔接不够通畅等问题。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加快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与关爱。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更好地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起来,在奋斗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陈佳,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助理教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