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回放
科学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领衔代表:肖步金 建议内容:中央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今后十年将投入4万亿元开展水利建设及水土保持工作,以改善水利设施发展滞后和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新时期的水利建设及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建议科学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在生物措施上要把林草措施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二是在工程措施上要与发展灌溉水系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三是在生产措施上要与发展低碳工农产业相结合。 办理情况:市政府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纳入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予以推进。一是采取生物治理措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12个县(市、区)县长颁布封禁令,并进一步加大流失区造林种草,2013年全市实施封禁治理365.97平方公里,共造水保林98.48平方公里。二是采取工程措施。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布设环山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护岸护坡。2013年共实施35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三是采取生产措施。加强水土保持监督专项执法,严格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2013年全市共开展检查巡查151批次、审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00项。截至2013年12月,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共完成投资3.21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万亩,分别占年任务的153%、123%;为明溪、清流、泰宁、建宁、大田5个重点县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争取专项补助资金5555万元。 进一步提升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水平 领衔代表:丘加德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仍然较差,难以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为此,建议:一是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大事来抓,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优先解决制约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投入,对医疗卫生设施较滞后的乡(镇)、村给予优先解决;三是加大培训力度,经常性地组织卫生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四是加大农村医疗特别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的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倾斜,提高落实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待遇。 办理情况:市政府认真采纳了代表的意见建议,持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设施投入。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 《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精神,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 “五统一两独立”的规范管理,即对村级卫生所的规范建设、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药械配置、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和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截至2013年12月,全市1724个行政村卫生所全部实施一体化管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基础设施较为规范、齐全的卫生所,基本建立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二是进一步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继续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共培训乡村医生3174名。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扶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心下移,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经费,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2013年,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人均补助8000元 (含1200元政府津贴补助)。四是有序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开展乡村医生为签约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评估与咨询等特色便民服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改善民间融资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领衔代表:许玉娇 建议内容:民间融资作为主渠道金融的有益补偿,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效缓解了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民间融资存在缺乏监管,资金流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率过高,超出实体经济承受水平;牵涉面广,容易转变成非法集资等问题。为此,建议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在加强管理方面,要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积极倡导民间资本参股新型金融组织,探索新型融资模式;金融机构要做好对困难企业的信贷支持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成立民间借贷中心,为企业提供短期还贷周转资金;设计并每周发布一次我市民间融资的利率指数,为企业向民间融资提供参考依据;保持对非法集资等违法民间融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办理情况:一是出政策。针对今年以来我市企业资金链紧绷状况明显加剧的情况,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促进工业企业稳定增长的13条政策措施,市本级共投入财政性资金4500万元扶持企业发展。同时,市政府出台兑现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即征即奖”政策,共兑现“两税”金额1.45亿元。二是建机制。抓好“六个一”,即:成立一个金融应急协调小组、设立一个企业应急转贷基金、设立一个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组建一家政府主导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至少与一家商业银行开展“助保贷”业务、开展一场民间融资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市本级已设立了1亿元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和500万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各县 (市、区)分别成立了2000万元至1亿元的应急周转专项资金,并相应安排了100万至2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累计帮助107家企业转贷11.24亿元;12个县 (市、区)有10个成立了政府主导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并均已与商业银行开展 “助保贷”合作,为企业发放贷款1.83亿元;市县两级金融应急协调小组共召开协调会议82场,对132家出现资金困难的重点企业解决资金10.34亿元;共同开展了54次专项整治工作,劝退10家经营不良且存在隐患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同时,严厉打击民间非法集资等各类金融违法犯罪,全市公安部门已立案19起,其中涉案金额上千万的有12起、已破获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三是优服务。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贷款还款方式,把贷款办理时间控制在15个工作日内,并对龙头企业且能正常生产、还息的企业,继续保持企业原有的信贷规模不下降,切实做到不抽贷、不压贷,共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新增支持实体经济贷款61.6亿元,增量占各项贷款的60.47%;四是拓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引导民间资本多渠道投资,并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沙县在省内率先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已为县域内26家企业解决资金1.68亿元,发布资金供给信息65条1320万元、需求信息165条3460万元。目前,全市有开展业务的小贷公司18家、担保公司90家;8家村镇银行中今年新开业7家,共引进民间资金2.214亿元。 统筹实施全市危旧房改造工作 领衔代表:黄松寿 建议内容:危旧房改造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三元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在规划、设计、建造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和隐患。为此,建议:一是全面开展排查摸底工作;二是由政府筹措资金改造危旧房,允许有资历和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并由市、区级统筹危旧房的改造建设和分配;三是科学规划危旧房改造方式;四是合法有序拆除危旧房;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办理情况:市政府积极采纳了代表建议,并组织市有关部门开展了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危旧房的调查摸底工作。目前,完成了市本级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编制完成了 《三明市区2013-2017年城市棚户区 (危旧房)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市区危旧房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是重点对危旧房改造地块先行规划,因地、因房制宜分类编制改造规划方案;将危旧房改造地块及其他项目统一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将危旧房改造方案、优惠政策、面积测算方法、安置顺序等事关拆迁居民利益的事项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监督。近期,三元区沙洲路7幢1号危房改造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并已开展三元台江片区烟叶复烤厂危旧房改造和马道山—新田巷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二是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城市危旧房改造土地出让前,将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建设标准、回购条件等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并将危旧房改造与住房保障相结合,优先保障改造项目内符合保障对象的被拆迁人。三是积极引导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根据省住建厅 《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 (闽建房 〔2010〕24号),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房屋质量安全可靠的既有住宅,在符合规划、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等条件下,按照 “业主自愿、协商一致、资金自筹、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稳妥地鼓励申请增设电梯。目前已有梅列区法院、市交通运输局、市烟草公司的职工宿舍住宅完成了增设电梯工作。 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领衔代表:黄梅云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养老机构建设步伐,养老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当前我市养老服务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政策支持力度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差距;养老服务业的供养与需求存在矛盾;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城乡间、地区间差异较大。为此,建议:一、尽快制定更加优惠和可操作的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二、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三、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平。 办理情况: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直备受市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关注。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 “一法一例”执法检查,形成了审议意见。市政府认真研究处理相关审议意见,办理代表相关建议,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政文〔2013〕74号)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对民营养老机构提供一次性开办补助和床位运营补贴两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全 面实施我 市“907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三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补贴制度,抓好全市15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基本做到城市社区全覆盖。四是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 (明政文 〔2013〕13号),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制度、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同时,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机构,每年不定期地开展免费家政服务的培训。 打通医保制度间的衔接障碍 领衔代表:陈良海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展较快。但在调研中发现,我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着机构设置不科学、管理体制不顺畅、制度之间不衔接等问题。为此,建议:一、逐步整合现有负责社会医疗保障职能的各类资源,建立统一的各级政府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构,承担社会医疗保险管理职能;二、涉及社会医疗保险的资金实行统一预算、统一管理,逐步整合目前各类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三、提高医保资金的管理水平,完善医保基金结算办法,同时加强对医保基金征缴、存储、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管。 办理情况: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的一项监督内容。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审议意见送交市政府研究处理的基础上,2013年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代表的建议,不断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资源整合方面,2013年5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机构建设有关事宜,率先在全省整合市县两级 “三保”基金管理机构,组建成立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及各县 (市)管理部,负责经办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正抓紧做好各项整合工作。统一管理方面,自2013年6月起,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整合,统一执行三明市新农合制度。加强监管方面,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加大医保医疗稽查力度,强化医保医师处方权管理,强化基金安全监管,统筹基金使用。此外,加快推广社会保障卡应用,有效解决重复参保的问题。 加大道路客运非法经营打击力度 领衔代表:吴德军 建议内容:道路客运非法经营存在着驾驶员素质无法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差、保险手续不齐全等诸多安全隐患,严重损害道路客运企业和旅客的合法权益。建议:一、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提高对非法客运危险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二、持续加大对道路客运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客运企业和旅客的合法权益。 办理情况:一、加大宣传力度。从2012年开始,每天坚持在三明西客站、长途汽车站站前广场开展抵制 “黑车”的电子广播宣传,并由客运企业派员在站前广场开办宣传台,提高群众抵制 “黑车”的自觉性。二、强化运输市场监管力度。采取 “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增加客运班次,引导运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 “查处无证经营八闽出击”和 “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稽查人员11399人次、检查车辆17971辆次,打击无证非法营运车辆129辆次,处罚其他违法车辆586辆次,维护了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三、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依靠企业提供的信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保持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促进我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领衔代表:林峰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市高中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各县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高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建立高中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有效地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促进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一要加大教育投入;二要逐步缩小县域之间教师的待遇差别。 办理情况: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认真贯彻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好一批优质普通高中,推进我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均衡发展。一是加快普通高中的布局调整。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及学生变动趋势,对全市普通高中进行现状分析、预测论证和资源整合,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农村高中,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向城市、县城集中办学。二是推进优质高中达标晋级。加强对将乐一中等4所县城一中的创建工作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2014年底前完成 “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创建任务。三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落实 《三明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方案》,改革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四是深化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和课程改革之路。五是实施教师队伍提升工程。加强普通高中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制度。六是加强薄弱普通高中的改革力度。加大扶持力度,在争取项目、资金方面重点倾斜,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方面加强指导和帮助,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领衔代表:吴雅颜 建议内容:我市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多次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但由于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存在监管死角;小企业、小作坊隐患依然较多;部分餐馆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监督保障投入明显不足;执法部门监管还需加强;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等。为此,建议:一、强化责任意识,健全食品安全工作问责制;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三、完善监管机制,实现 “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四、健全信息公开与通报制度。 办理情况: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确保食品安全作为推进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监督力度,连续六年对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013年,重点对市政府落实常委会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及餐厨垃圾管理情况加强了督查。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一是引导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各环节违规行为治理、 “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和重点行业综合治理。三是完善监管制度、基础体系、基础能力和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鼓励企业引进高端实用性人才相关政策 领衔代表:厉艺 建议内容:大力实施 “人才强市”战略是三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一、完善鼓励企业引进高端实用性人才的相关政策。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对人才分类管理、分类扶持,使相应人才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三、积极完善我市的人才环境,优化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人才的待遇水平。 办理情况: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先后制定下发了 《三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明市贯彻落实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还印发了 《三明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近三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221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61人;共实施海外引智项目152项,推动了我市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一是制定人才发展计划。研究制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及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全力完成 “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每年引进80名以上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团队)。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计划;主动服务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服务专员跟踪服务制度,指导和服务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探索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落户、就医、签证办理、工商注册等提供 “保姆式”服务,同时研究制定 《三明市引进人才租赁公租房管理暂行规定》,探索实施 “人才公寓”、“优租房”等工程。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 领衔代表:陈爱珠 建议内容:尤溪县通过近几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事耕作条件日趋优化。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不断深入,由于需要改造的农田条件越来越差、建设标准要求更高、单项工程预算偏低等原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亩投资标准已不适应现代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建议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增加市级财政投入,每亩配套投资500-1000元,确保农田基础设施综合能力建设的完善。 办理情况: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近年来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农发办已免除了我市尤溪县等7个项目县的市县配套,同时在项目立项、申报、实施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针对我市部分田块连片面积30-50亩之间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问题,采取结合大的连片田块带小片田块捆绑申报的方式积极争取项目,获得省上批复。二是针对建设标准要求更高,单项工程预算偏低的问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从亩均投资2300元提高到3000元,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目从亩均投资1200元提高到1300元。三是在项目区内通过核心示范片的建设,提高了局部农田的建设标准。 |
- 2014-01-03三明:政协提案治好了隧道“骤盲”
- 2014-01-03三明大田公路站: 新年之夜除冰忙
- 2014-01-03三明尤溪渔业专家指导水产养殖防寒防冻
- 2014-01-03三明大田:发现国家一级珍稀植物——黑桫椤
- 2014-01-03三明尤溪首家民间民俗馆在九阜山开馆